德<动>
(形声。从彳,惪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德〈名〉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仁爱;善行。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心意;。如:同心同德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莅<动>
(形声。从艸,位声。从立,隶声。本义:走到近处察看)
同本义
涖,视也。--《尔雅》
宿眂涤濯,莅玉鬯。--《周礼·春官》
治理;统治;管理;;
刁莅事三年。--《韩非子·十过》
楚庄王莅政三年。--《韩非子·喻老》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莅官(官员到任);莅会(到会);莅政(莅正。掌管政事);莅民(管理百姓)
来;到;;
方叔莅止,其车三千。--《诗·小雅·采芑》
今年蒞淮海。--王禹偁《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庄子·在宥》
矜庄以莅之。--《荀子·非相》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老子》
吾子将莅之。--《仪礼·士冠礼》
又如:莅止(来到);莅临(亲自到达。多指为政者或上级官吏的到来)
莅〈象〉
形容水声、风声的象声词。如:莅莅(形容流水声);莅飒(树木摆动的声音。形容行动迅速)
莅任
()官吏上任
莅事者
管政事的人,指地方官
余将苦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柳宗元《捕蛇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