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又如:春归(春天来临);春闱(春季考试);春蚕(春季饲养的蚕);春事(春季农耕之事);春人(春游之人);春试(春季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春忙(春季农耕忙碌时);春社(元宵节前后举行猜灯谜活动的一种游戏组织)
男女情欲()
有女怀春。--《诗·召南·野有死麕》
又如:怀春(少女爱慕异性);春女(怀春的女子);春方(春药);春兴(情欲);春线(浸过兴奋药剂的线。淫秽物品)
指草木生长;花开放。常喻生机;。如: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春梢(春条的末稍);春丛(春日丛生的花木)
唐人呼酒为春。如:春杯(指酒杯);春台(饭桌);春酎(春酒。酎,醇酒,泛指酒)
泛指一年
一卧东山三十春。--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又如:春年(青春,年华);春秋(年纪;年数)
春色;喜色;x。如:春山(眼眉,妇女的眉色);春晕(春色晕染);春减(春色减退)
北斗指向东方为春,故以春指代东方。如:春方(东方);春路(东方的道路);春溟(东海)
革<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
同本义。皮的总称;
革,兽皮治去其毛。--《说文》
齿革羽毛。--《书·禹贡》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卦》
掌秋敛皮,冬敛革。--《周礼·天官》
江南出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史记·货殖列传序》
又如:人造革;革带(皮带);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缝制的船)
用革制成的甲胄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车前的饰物
革车千乘。--《礼记·明堂位》
又如:革车(战车)
通“勒”。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
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姓
革<动>
变革,更改
革,改也。--《玉篇》
鸟兽希革。--《书·尧典》
故因秦时,本十月为岁首,不革。--《汉书·任敖传》
愿革心易行。--《汉书·严助传》
天地阴阳不革而成。--《吕氏春秋·执一》
厉治革典。--《国语·周语下》
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盐铁论·非鞅》
革故鼎新。--李德裕《次柳氏旧闻》
瑞锐意兴革,清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流。--《明史·海瑞传》
又如:革心(改变心意,不再为非作歹);革面(改变旧面貌,转变立场);革正(改正)
免除或丢掉;x
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
又如:革旧从新(指除去旧的章法,遵从新的制度);革去(除去)
革<形>
通“亟”。病情危急;
成子高寝疾,庆遗人请,曰:“子之病革矣。--《礼记·檀弓上》
又如:病革(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