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形>
(形声。本义:慢慢走)
同本义。泛指慢;
迟,徐行也。--《说文》
迟,缓也。--《广雅》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行道迟迟。--《诗·邶风·谷风》
迟归有待。--《易·归妹》
陵迟故也。--《荀子·宥坐》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迟徐(缓慢);迟滞(缓慢阻滞)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料事同而迟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迟。--《汉书·杜周传》。注:“谓性非敏速也。”
迟疑;犹豫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晚
迟,晚也。--《广雅》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又如:他来迟了;迟疾(太晚,耽搁太久)
早。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
杰<名>
(形声。从人,桀声。杰为傑的俗字。本义:才智出众的人)
同本义
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白虎通圣人引辨名记》
命太尉赞杰俊。--《礼记·月令》
俊杰在位。--《孟子》
小国英杰之士。--《战国策·齐策》
英杰化之。--《荀子·儒效》
子房、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也。--《汉书·高祖纪》
又如:人杰(才智超群的人);英杰(豪杰。才能出众的人);杰士(才智特出的人;杰出的人)
通“楬”。作标志用的小木椿
吏卒民各自大书于杰。--《墨子·号令》
杰<形>
卓异的;出色的
雄姿杰出。--《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杰立(卓绝出众);杰句(佳句);杰表(不凡的仪表);杰思(出色的构思);杰笔(杰出的文笔)
高大;高耸
杰屋大像无时止,安得疲民免饥死。--陆游《僧庐》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杰然(高大的样子);杰阁(高耸的楼阁);杰观(高大的楼阁);杰秀(高峻秀美);杰屈(指高大的楼房)
通“桀”。凶暴
乃悉召杰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置为主帅。--《北史·韩褒传》
又如:杰黠(凶猛而狡黠);杰滑(凶猛狡诈);杰暴(强悍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