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形>
(形声。从子,皿声。本义:妾媵生的长子称“孟”,正妻生的长子称“伯”,后来统称长子)
同本义
孟,长也。--《说文》
孟侯。--《书·康诰》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书·大传》
彼美孟姜。--《诗·郑风·有女同车》。传:“齐之长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传·隐公元年》
胡卫道三子:孟曰宽,仲曰定,季曰宕。--周密《癸辛杂识前集》
又如:孟兄;孟孙;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顺次排行为大、二、三、四)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
孟,始也。--《广雅》
孟春之月。--《礼记·月令》
摄提贞于孟陬兮。--《楚辞·离骚》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孟月(四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孟享(帝王宗庙祭礼。因于每年的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举行,故称)
假借为“猛”。威猛
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管子·任法》
孟〈名〉
通“氓”。民众;
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荀子·解蔽》
姓。孟尝(齐国贵族,姓田名文;春申,楚国人,姓黄名歇。他们同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被称赤“战国四君子”)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山墙。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山中。指隐居之处。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坟。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如:蚕上山了
姓
山<形>
大,巨大。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山野--谦称。如:山妻(隐士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