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动>
(形声。从金,赞(占)声。古时“钻”、“鑽”是两个字。“钻”本是镊子,又作刑具。现在是“鑽”的简化字。本义:穿孔)
同本义;
栌梨曰钻之。--《尔雅》。按,防有虫于孔,钻视之也。
钻龟陈卦。--《荀子·王制》
钻燧取火。--《论语》
又如:钻一个眼;钻木取火;钻入(穿入);钻山(在山墙上开门或开洞。山墙,指房子两侧的墙,形如山);钻孔(用钻头在器物上钻挖圆孔);钻穴(钻挖洞穴。指男女非礼的结合);钻燧(钻木取火。燧是用来磨擦生热,以取得火种的工具,古分阳燧、木燧两种);钻火(钻木取火)
钻研,集中精力学习,推究事理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又如:钻仰(探求力索,钻研仰望。用以表示深入研究的意思);钻味(深入体会);钻摩(指努力研究);钻厉(深入研究,发愤勉励。厉通励)
投机钻营
钱物用多常是解,权门路便不兽钻。--张鎡《南湖集》
又如:钻心(钻营之心);钻天(爬上最高统治阶层);钻头觅缝(投机钻营;千方百计力争);钻天打洞(极力钻谋,无孔不入)
进入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中国歌谣资料》
又如:钻入(穿入;进入);钻心(进入心中);钻门出户(走家串房);钻天令(升为高官);钻天杨(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呈三角形);钻天柳(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呈长形)
穿过
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茅盾《雾》
沐<动>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同本义';
沐,濯发也。--《说文》
予发曲局,薄言归沫。--《诗·小雅·采绿》
共王之沐浴。--《周礼·宫人》
沐则心覆。--《左传》
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公羊传·隐公八年》
夫子助之沫椁。--《礼记·檀弓》
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论衡·讥日》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沐发(洗发);沐澡(洗头洗澡);沐濯(洗头洗澡);沐芳(用香草水洗头);沐巾(洗发用的巾);沐盆(盥洗盆);栉风沐雨
芟除
沐涂树之枝。--《管子》
又如:沐树(芟除树枝,使之无荫)
整治。如:沐椁(整治棺材)
润泽。如:沐日浴月(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受润泽。引申为蒙受。如:沐恩(清代官场中下级对上级的自称,意为沐浴着上级恩惠之人);沐泽(蒙受恩泽);沐浴;沐仁浴义(受仁义的熏陶);沐露沾霜(饱经霜露辛苦)
沐<名>
指休假。如:沐日(休假日)
米汁。古人常用作洗头之用。如:沐粱(用淘粱的汁水洗头发);沐稷(用淘洗稷的汁水洗头发)
水名。即中国山东省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