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名>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资,货也。--《说文》
资,川也。--《广雅》
怀其资--《易·旅》
丧乱蔑资。--《诗·大雅·板》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一》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战国策·燕策》
应得之资。--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富者捐资。--《广东军务记》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清·方苞《狱中杂记》
厚资而遣之。--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投资(把资金投入企业);内资;外资;集资;薪资(工资);茶资(茶钱);资业(资产);借资
费用x
问几月之资。--《仪礼·聘礼》
致马资于有司。--《礼记·少仪》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资斧不裕(旅费盘缠不宽裕);资装(盘缠与行装);川资(旅费);邮资(邮费);资值(衣食之值);开资
资历;资格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世说新语·言语》
愔自以资望少。--《晋书·郄愔传》
资轻望浅,舆论不孚。--《大波》
又如:资履;资任(资格;资历);资名(资历名望);资级(资格和品级);资秩(资历和品质);资籍(资格履历)
天赋;天资
然大王资侮人。--《汉书·陈平传》
绝世之资,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魏源《默觚下·治篇》
又如:资质愚钝(天资愚鲁、蠢笨);资质甚鲁(天资愚笨);资略(才智、见识);资补(天资素质);资望(丰姿仪容)
条件
三资者备。--《战国策·秦策一》
资料;材料
每相见必以欧战为一谈资。--梁启超《欧战蠡测》
粮食
唯是脯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资穷困。--《国语·晋语四》。注:“资廪也。”
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后汉书》
又如:资饟(粮饷);资粮(粮食)
水名。发源于湖南省武冈县,北流入洞庭湖
凭借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
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世说新语·文学》
以资切磋。--清·刘开《问说》
能力;作用;
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资乎。--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姓
资<动>
资助;供给
资之以币帛。--《韩非子·说疑》
固大王资余兵。--《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资馈(馈赠;出资帮助);资禄(提供俸禄);资给(供给财用);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给予
王资臣万金而游。--《战国策》
如姬资之三年。(“资”,为……悬赏,为动用法;“之”,指杀如姬之父的仇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资给馆谷(供给宾客的宿食)
救助;帮助
尧何以助汝?--《庄子》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资全(周济);资政(帮助治理国政);资辅(资助;帮助)
蓄积
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令也。--《国语·越语上》
又如:资聚(积聚);资储(积蓄,贮备)
取,取用
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王安石《与马运判书》
又如:资取(获取;取得);资福(取福,求福);资纵(取用无度)
资<形>
锋利
旅于处,得其资斧。--《易·旅》
又如:资辩(利口善辩)
敬<动>
(会意。从攴,以手执杖或执鞭,表示敲打,从苟,有紧急、急迫之义。本义:恭敬;端肃。恭在外表,敬存内心)
同本义
敬,肃也。--《说文》
毋不敬何允。--《礼记·曲礼》。注:“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礼记·少仪》
入门主敬,升堂主慎。--《仪礼·聘礼》
敬德之聚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敬诺。--《战国策·赵策》
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敬闻命关。--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敬让(恭敬谦让);敬诚缉熙(恭敬诚实而光明);敬身(施礼);敬慎(恭敬谨慎)
慎重地对待,不怠慢不苟且;敬谨
敬,警也,恒自肃警也。--《释名·释言语》
既敬既戒。--《诗·大雅·常武》。笺:“敬之言警也。”
敬事而信。--《论语·学而》
居敬而行简。--《论语·雍也》
慎始而敬之。--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敬事(谨慎做事;恭谨伺侯);敬信(慎重而守信);敬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敬逊(敬慎谦逊);敬虔(庄敬虔诚);敬明(谨慎严明)
尊重,尊敬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北虽貌敬。--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敬学(尊重学问);敬服(敬伏。敬重佩服);敬事后食(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敬老(尊敬老人);敬老慈幼(尊敬老人,慈爱儿童);敬老怜贫(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有礼貌地送上茶、酒、烟等。如:敬酒;敬烟;敬茶;敬奉(以物敬人的敬词);敬赵(完璧归赵;奉还)
敬<名>
敬意或谢意。如:喜敬;贺敬
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捐赠或赠的礼品
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冯梦龙《警世通言》
又如:节敬;茶敬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