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动>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同本义;;
增,益也。--《说文》
增,加也。--《广雅·释诂一》
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荀子·法行》
残高增下。--《淮南子·本经》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增脚气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增损。--蔡元培《图画》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增年(加寿;年龄增加);增增(众多的样子);增奉(增加俸禄);增拓(增加,扩充);增息(谓增多人丁);增累(增加,累积);增损(增加或减少);增广(增加,扩大);增置(增添,添设);增防(增强防守)
通“憎”。厌恶
帝式是增。--《墨子·非命下》。毕沅云:“增、憎字通。”
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论衡》
扩大x
增其旧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夸大,夸张x
患言事增其实。--王充《论衡》
增<名>
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省交界处
司马彪曰:增山者,上郡之别名也。--《水经注·河水三》
姓
增<副>
高
夫鸢鹊遭害,则仁鸟增逝--班固《汉书》
更加。如:增伤(更加悲伤);增欷(更加悲伤)
研<动>
(形声。从石,幵声。本义:细磨)
同本义;
打取杏仁,以汤脱去黄皮,熟研,以水和之,绢滤取汁。--《齐民要术》
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红楼梦》
又如:研石(磨墨的用具);研弄(磨墨弄笔)
研究;探讨
能研诸侯之虑。--《易·系辞》。注:“研,俞思虑也。”疏:“精也。”
研核阴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研榷(研究;商订);研述(研究并阐述);研味(研究玩味);研治(研究);研省(研究省察);研赏(研究赏析);研究(细致审问);研务(探究事理)
研<形>
详尽;精细。如:研务(细审);研深(精深);研疏(精细和粗细);研校(仔细校对);研讯(仔细审讯)
妍好。也作“妍”。如:研和(美好温和);研美(妍美);研艳(妍丽,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