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泛指玉石的制品。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
比喻美德、贤才;x;
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
玉<形>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战国策》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长恨歌》
又如:玉文(对文字的美称);玉面(尊称人的容颜);玉札(对别人书信的敬称);玉躬(玉体);玉声(对他人言语的敬称)
形容美好。如:玉蕴辉山(周身包含着耀人的光彩);玉女(美女;仙女)
形容洁白。如:玉魄(月华);玉屑(喻洁白的雪花);玉珥(太阳两边的云气);玉羽(洁白的羽翼)
珍贵;。如:玉苗(珍贵的幼苗);玉编(珍贵的典籍)
钻<动>
(形声。从金,赞(占)声。古时“钻”、“鑽”是两个字。“钻”本是镊子,又作刑具。现在是“鑽”的简化字。本义:穿孔)
同本义;
栌梨曰钻之。--《尔雅》。按,防有虫于孔,钻视之也。
钻龟陈卦。--《荀子·王制》
钻燧取火。--《论语》
又如:钻一个眼;钻木取火;钻入(穿入);钻山(在山墙上开门或开洞。山墙,指房子两侧的墙,形如山);钻孔(用钻头在器物上钻挖圆孔);钻穴(钻挖洞穴。指男女非礼的结合);钻燧(钻木取火。燧是用来磨擦生热,以取得火种的工具,古分阳燧、木燧两种);钻火(钻木取火)
钻研,集中精力学习,推究事理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又如:钻仰(探求力索,钻研仰望。用以表示深入研究的意思);钻味(深入体会);钻摩(指努力研究);钻厉(深入研究,发愤勉励。厉通励)
投机钻营
钱物用多常是解,权门路便不兽钻。--张鎡《南湖集》
又如:钻心(钻营之心);钻天(爬上最高统治阶层);钻头觅缝(投机钻营;千方百计力争);钻天打洞(极力钻谋,无孔不入)
进入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中国歌谣资料》
又如:钻入(穿入;进入);钻心(进入心中);钻门出户(走家串房);钻天令(升为高官);钻天杨(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呈三角形);钻天柳(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呈长形)
穿过
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茅盾《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