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名>
耶稣或耶稣教的简称
佛生最先,孔次之,耶又欢之。--谭嗣同《仁学》
译音用字.。如:耶和瓦(耶和华)
耶和华
上帝--希伯来语“上帝”一词的基督教的按字母直译,这个译名过去很长时间被许多基督教徒认为是希伯来语中以四个字母组成的上帝的神圣名称的真实转译,但现在认识到它只是一个后期的混合词,从未由犹太人使用过
耶<助>
(形声。从耳,邑(右耳旁是“邑”的变形)声。不详)本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
为一郎僮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史公果死耶。--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抑未死耶。
岂可近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不久死耶。
捋虎须耶。
过实耶。--清·周容《芋老人传》
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人诟詈耶。--《明史》
耶<名>
父亲。后作“爷”
今人不以贵贱呼父皆为耶,盖传袭已久矣。--宋·程大昌《演繁露》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古文苑·木兰诗》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耶耶(父亲;祖父);耶娘(父母。后多作“爷娘”)
耶<助>
用于句末或句中,表示疑问、提顿、反问、选择、测度、判断、感叹等。如:耶乐(叹词。如说啊呀);耶耶(叹词。表示惊讶);耶许(象声词。本为劳动时众人齐发的声音。引申为有齐声共叹之义);耶禹(如耶许);耶耶乎(方言。有随便、马虎、不负责、不高明等意);耶揄(揶揄。耍笑、嘲弄)
特〈名〉
(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同本义
特,朴特,牛父也。--《说文》
凡马,特居四之一。--《周礼·夏官·校人》
特,牡牛也。--《玉篇》
又如:特处士(赋予公牛以处士头衔);特牛(一头公牛)
泛指牛x
高辛氏人家生一犬,初如小特。--樊绰《蛮书》
三岁兽-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诗·魏风·伐檀》
敌特;特务。如:反特;特工
特〈形〉
独特,特异;突出;特别;;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韩愈《伯夷颂》
何其无特操与?--《庄子·齐物论》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臣超区区,特蒙神灵。--《后汉书·班超传》
又如:特达(特别通晓事理);特支(特别支出。源于宋时朝廷发给军士的特别赏赐);特等;特旨(特诏;帝王的特别诏令);特命(特别命令);特绝(卓绝);特表(非凡的仪表)
-;。如:特操(独立的操守);特识(独立的见解);特笔(独特的笔法);特见(独特的见解);特士(有独特志向、操行的人物)
特〈副〉
单独;单单;特地;;
夫国岂特为车哉?--《吕氏春秋·君守》
岂特为宫室哉?--《吕氏春秋·分职》
我特以三国城从之。--《战国策·秦策四》
使韩信特将北击之。--《汉书·张良传》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庄子·逍遥游》
且姑墨、温宿二王特为龟兹所置。--《后汉书·班超传》
特怪老人。--清·周容《芋老人传》
特赏侍郎。--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特为天之所厚。--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特特(特地);特骨地(故意地);今特汇上;特为此事而来;特加(特别给与);特遣;特约;特故(特意);特甚(特别厉害);特生(孤独生长,独立生长);特为(独个儿干);特将(独自统率指挥军队)
只,仅,不过
特以诈佯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特示故人。--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特自皇古迄今。--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特为变至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