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名>
(会意。从雨,从彗,彗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礼记·月令》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雪<形>
借喻白色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唐·杜牧《鹭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又如:雪厾(白银);雪练(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雪花银(白银);雪肌(白细如雪的肌肤);雪色(白色)
<形>
比喻高洁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杨万里诗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唐·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又如:雪格(比喻高洁的品格);雪淡(态度淡漠,不热心)
姓
雪<动>
下雪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世说新语》
又如:雪夜访普(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雪峰(积雪的山峰);雪云(降雪的阴云)
洗刷,昭雪;
大夫种辅翼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淮南子·氾论》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谤(洗雪污蔑之词)
擦净;揩干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韩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又如:雪泣(揩拭眼泪);雪除(清除);雪烦(消除烦闷);雪涕(拭泪);雪桃(拭桃)
照<形>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同本义
照,明也。--《说文》
亦孔之炤。--《诗·小雅·正月》
月出照兮。--《诗·陈风·月出》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庄子》
远近照闻。--《郯令景君阙铭》
盛德炤明。--《谯敏碑》
炤之以祸灾。--《荀子·修身》
又如:照彻(透明晶莹);照澄(明朗清爽)“炤”
照<动>
照射,照耀;;
照耀煇煌。--《淮南子·本经》
日月递炤。--《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
指日月使延照兮。--《楚辞·灵怀》。注:“知也。”
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星光照旷野。--明·魏禧《大铁椎传》
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回光反照;照烂(犹灿烂);照覆(日照天覆。喻帝王之明睿恩威);照焕(辉耀);照夜(光耀黑夜中);照灼(光芒四射;闪耀)
映照;反射影像
湖月照我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维《游春曲二首》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唐·温庭筠《菩萨蛮》
又如:照镜子;照见(以光照或反光物中映见);照夜(光耀黑夜中);照面(照见容颜)
照顾;照料
虽则是平分天道,高头偏俺照。--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
又如:照觑(照顾;照料);照庇(照应保护);照呼(方言。照顾)
拍摄()。如:给你照一张像
察知;明白
心照神交,惟我与子。--潘岳《夏侯常侍诛》
又如:照了(彻见;洞晓);照知(明察);照察(明察,照见);照燎(明察);照览(明察);照鉴(明察);查照;照奸(察知奸邪);照微(察见隐微);照得(查察而得)
通“昭”。显示
照乎知万物。--《管子·内业》
不可以照期。--《文子缵义·精诚》
彼日月之照明兮。--《楚辞·九辩》
照<名>
日光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
图像;相片。如:剧照;玉照
凭据;证明
钱却有,何以为照。--《喻世明言》
又如:无照行车;照提(凭据)
照<介>
表示方向,可加助词“着”,相当于“对”、“向”;;;.
过了一个小石桥,照着那极窄的石磴走上去,又是一座大庙。--《儒林外史》
又如:照着(对着;朝着)
按,依。按原样或某种标准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如:照式(照样,按原样);照例;照数(依照一定的数量)
表示比较,相当于“比”。如:他打听了他们两口子的感情,近来照往常好些,从来不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