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名>
木名。杏树;。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单性,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红色,味酸甜
杏,杏果也。从木,可省声。--《说文》。按,尚省声。
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管子》
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庄子》
桃李梅杏,楂梨姜桂。--《礼记·内则》
又如:杏苑(杏树园林;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杏林(见杏田典故。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杏林得意(借指进士及第)
杏花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红楼梦》
又如:杏雨(杏花雨);杏腮(指杏花);杏装(杏花的装扮。指粉红色);杏殇(杏的花苞凋落。喻婴儿夭折);杏靥(指杏花)
杏仁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清明日忆诸弟》
又如:杏丹(方士以杏仁为主要原料所制的一种成药。传说食之能令人颜色美好);杏酪(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
敏<形>
(形声。从攴,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敏,疾也。--《说文》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诗·小雅·甫田》
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又如:敏给(敏捷);敏赡(敏捷而多智);敏睿(敏捷聪慧);敏疾(敏捷,迅速);敏思(才思敏捷);敏才(敏捷的才思)
思想敏锐,反应快;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我虽不敏。--《孟子·梁惠王上》
礼成而加之以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审当于事也。”
又如:敏悟(聪敏伶俐;善解人意);敏博(聪明博学);敏达(敏捷而通达事理);敏隽(聪明俊秀);敏智(聪敏机智);敏识(聪明博识);敏瞻(机灵多智;敏捷而丰富)
勤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人道敏政。--《礼记·中庸》。注:“犹勉也。”
又如:敏行(指勉力修身);敏求(勉力以求);敏学(勤勉好学)
敏<名>
假借为“拇”。足大指
履帝武(足迹)敏,歆,攸介攸止。--《诗·大雅·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