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名>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元素符号
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
通“緆”。细麻布;
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如:锡杖
锡<动>
通“赐”。给予;赐给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诗·商颂·烈祖》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
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宛如约》
又如:锡赉(赏赐);锡命(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服饰等诰命)
肯<名>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省。本义:着骨之肉)同本义
肎,骨间肉肎肎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又如:肯綮
肯 〈动〉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客肯为靖郭君末寡人乎。--《战国策·齐策》。注:“犹可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谷梁传·宣公三年》
秦王不肯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明·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东军务记》
又如:肯干;他肯吗?肯吃苦;肯心儿(心甘情愿);肯心(心甘情愿;顺心);肯道(愿意)
肯〈副〉
恰恰。如:肯分(恰恰;凑巧)
方∶表示时常、易于
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红楼梦》
又如:这几天肯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