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
威力;威风;
威,畏也。--《说文》
威也者,力也。--《吕氏春秋·荡兵》
有而可畏谓之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严大国之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之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孙丑下》
威棱威乎邻国。--《汉书·李广传》
威振四海。--汉·贾谊《过秦论》
为敛威去。--《明史》
又如:威风杀气(威风恶煞;盛气凌人);威弧(很有威力的弧矢);威折(以威力使之折服);威服(以威力慑服);威柄(威权,权力);威畏(以威势使之畏服);威约(威势为人制约);威凌(以威势相欺凌);威绥(以威力使之安定)
尊严,威严
畏威保位。--《明史》
吏惮其威。
又如:威荣(尊严与荣华);威法(威严的法令);威神(尊严的神灵);威裕(威严和宽仁);威敬(有威严,令人敬重);威光(威严的光芒);威棱(声势威仪);威德(威严与恩德);威锋(威德);威权(威势与权力);威灵(声势威仪);威声(威严的名声);威神(威仪的神灵);威化(声威德化)
虐害。通“畏”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
刑罚。如:威威(处罚罪犯);威令(刑法或军政命令);威辟(重刑苛法)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百户为“威”,设中、前、后、左、右五所,每军百户曰威。--《南疆逸史》
威<形>
方∶漂亮的
楹联贴好了,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威不威?”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大声说:“威呀”!--陈残云《香飘四季》
威<动>
畏惧。通“畏”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诗·小雅·常棣》
威,畏也,可畏惧也。--《释名·释言语》
见怀思威。--《国语·晋语四》
震慑
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战国策》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嘉<形>
(形声。从壴,加声。本义:善,美)
同本义;;
嘉,美也。--《说文》
嘉,善也。--《尔雅》
孚于嘉。--《易·随》
嘉靖殷邦。--《书·无逸》
以嘉视亲万民。--《周礼·大宗伯》
以嘉石平罢民。―《周礼·大司寇》。注:“文石也。”
稻曰嘉蔬。--《礼记·曲礼》
尔有嘉谟嘉猷。--《礼记·坊记》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豳风·东山》
又如:嘉羞(美味的食品);嘉况(丰厚的赏赐);嘉言(善美的言辞);嘉祉(美善幸福)
幸福;吉祥;
蒙获嘉瑞,赐兹祉福。--《汉书·宣帝纪》
又如:嘉祥(吉兆);嘉娱(幸福快乐);嘉气(瑞气);嘉福(幸福美好);嘉祯(嘉贞。吉祥的征兆)
乐;欢娱
以嘉魂魂。--《礼记·礼运》。注:“乐也。”
又如:嘉庆(值得庆贺的吉祥事);嘉虞(欢乐);嘉慰(欣慰);嘉容(喜悦的神色)
嘉<动>
赞美,称道、颂扬事物的美好;
嘉吾子之赐。--《国语·晋语》
武帝嘉其义。--《汉书·李广苏建传》
嘉其能行古道。--唐·韩愈《师说》
上大嘉悦。--《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嘉纳(赞许并采纳);嘉贶(奖赏);嘉与(奖励厚待)
嘉<名>
古代五礼之一。包括冠、婚、贺庆、飨、宴等的礼仪。如:嘉礼(嘉事。古代五礼)
吉、凶、军、宾、嘉
之一。(指饮食、婚冠、宾射、飨宴、贺庆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