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名>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松<形>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陆龟蒙《自怜赋》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王建《宫词》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不坚实;。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经济宽裕。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汤显祖《南柯记》
慢。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徐铉《围棋义例》
松<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如:肉松;鱼松;鸡松
松<动>
使松弛。如:松松螺丝;松帆
乘<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同本义
乘,升也。--《玉篇》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
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
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
骑;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
驱马驾车;驾驭
服牛乘马。--《易·系辞下》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趁着;利用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贾谊《治安策》
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苏轼《留侯论》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
凭持;依仗
因利乘便。--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
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至于泰安。--清·姚鼐《登泰山记》
交错(出现)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贾谊《论积贮疏》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如:8乘以7得56
乘<名>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如:加减乘除
佛教的教义。如:大乘,小乘
乘<名>
用以指车兵
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左传》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
又如:乘籍(史书)
乘<量>
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乘处(四个同处);乘壶(四个壶);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
量
用以计算车子
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
驾我乘马。--《诗·陈风·株林》
晋师乘和。--《左传·成公十二年》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战国策·齐策》
又如: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乘白(古代指战车和军旗);乘车(安车;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乘马(四匹马拉的车);乘传(古代驿站用的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乘广(春秋时楚王或主帅率领的兵车);乘路(即王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车)
用以计算马。四匹
路车乘马。--《诗·小雅·采菽》
乘马在厩。--《诗·小雅·鸳鸯》
陈文子有马十乘。--《论语》。刘宝楠正义:“一乘是四匹马。”
又如:乘黄(四匹黄色的马);乘黄朱(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乘鸨(四匹黑白杂毛的马)
用以计算船只
舫千余乘。--《宋书》
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
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
一乘素轿,将二姐儿抬来。--《红楼梦》
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
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