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动>
(形声。从彳,惪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感激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通“得”。取得,获得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德〈名〉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仁爱;善行。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心意;。如:同心同德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线<名>
(形声。从糸,戔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线,缕也。--《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
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红楼梦》
又如:线儿提的(提线木偶。借指酒后失态,步法踉跄);毛线;丝线;缝纫线
细长如线的东西.-
天云一线。--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线溜(细长的山水)
线索
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假装济夷办艇,作为内应。--清·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
又如:线上的(同行);明线;内线;暗线
金属线。如:导线;天线;火线;地线;电线
几何学名词;。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如:实线;虚线;曲线;直线
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唐人线画,流动如生。--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又如:边线;中线;水线;防线;警戒线
铁路线,铁路的路轨或路基。如:京广线;专线;各干线;支线
辐射线。如: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线;射线
线<动>
通“骟”。阉割。如:线鸡(阉鸡。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
线<量>
用于抽象事物;。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