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动>
(形声。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
同本义;
潜,涉水也。--《说文》。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
潜龙。--《易·乾龙》
潜虽伏矣。--《诗·小雅·正月》
游鱼潜绿水。--曹植《情诗》
沈潜相克。--《书·洪范》
潜龙腾渊。--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潜水
隐藏;
潜服贼器不入宫。--《周礼·阍人》
潜醢以食夏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胆寒潜踪。--《广东军务记》又
潜避两炮台中。
又如:潜晦(潜藏养晦。又指隐藏才能);潜德(韬养隐藏的内涵、美德);潜逸(隐逸);潜户(隐藏的洞穴);潜包,潜苞(包藏);潜光(隐藏光彩);潜名(隐姓埋名)
深隐;隐居。如:潜居草野(隐居在民间);潜而不用(小人当道,圣人只宜潜藏,不可有为);潜夫(隐者);潜升(谓或隐或显);潜户(深隐的门户)
专心。如:潜志(专心致志);潜研(专心钻研);潜修(专心修养);潜神(犹专心)
潜入水中。如:一只大水鼠从此岸潜下
埋葬
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山海经》
暗流
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山海经》
又如:潜演(水在地下流动);潜源(潜伏着的水源)
测量;探测;
潜〈形〉
深;沉
夫雷霆必发,而潜底震动。--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又如:潜林(高深的树林);潜深(幽深隐蔽);潜渫(深浚);潜寐(深眠);潜运(深谋);潜润(深深沾惠)
无形中。如:潜毁(潜移默化地毁谤);潜息(无形中止息);潜移(无形中变化);潜溃(无形中毁坏)
潜〈副〉
秘密地;暗中;
同恶潜谋。--《周书·文政》
于是潜行而去。--《战国策·秦策》
随风潜入夜。--唐·杜甫《春夜喜雨》
多潜易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封奏时潜易。
又如:潜地(偷偷地);潜息(悄悄止息);潜目(偷看);潜使(秘密出使);潜师(秘密出兵);潜逸(秘密逃跑)
岳<名>
(会意。从山,从丘。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岭。“嶽”字从山,狱声。本义:高大的山)
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
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说文》。按,唐虞四岳,至《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之名。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大雅·崧山》
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又如:岳宗(五岳之中的嵩山);岳帝(东岳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简称);岳华(西岳华山);岳庙(五岳之神的庙宇。特指东岳庙)
高大的山
二女感于崇岳兮。--《思玄赋》。注:“山也。”
山岳潜形。--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岳阡(山上墓道);岳秀(山岳秀丽);岳峙(谓如高山耸立);岳神(山神);岳镇渊停(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多形容人坚定沉着)
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如:岳老子(方言。岳父);岳翁(岳父)
岳〈名〉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