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形>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诚<副>
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陆<数>
数目字“六”的大写x
陆<名>
(会意。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鑬??),土块很大。“坴”亦兼表字音。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同本义
陆,高平地。--《说文》
鸿渐于陆。--《易·渐卦》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陵衍平陆。--《穆天子传》三
水陆草木。--宋·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俱下。--《资治通鉴》
又
水陆并进。
又如:大陆(广大的陆地);水陆(水面和陆地上);陆毛(陆地之所产。指兽类);陆田(旱田。对水田而言);陆径(即陆路);陆船(即旱船。船形的花车)
路;道
复陆重阁,转石成雷。--张衡《西京赋》
陆路
运盐之法,凡行百里,陆运斤四钱,船运近一钱。--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
又如:水陆兼程;水陆交通
西汉侯国名,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
象声词。如:陆陆(状声词。形容辘轳沿着绳索下降的声音)
姓。如:陆费(复姓)
陆<形>
通“碌”。平凡。如:陆陆(很平凡的样子。同“碌碌”)
陆<动>
通“踛”。跳跃;
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庄子·马蹄》
卸;摘;
一边就摘了帽子,陆了网子,脱了布衫子。--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通“虏”。掳掠;
会公孙瓒师旅南驰,陆掠北境。--《后汉书·袁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