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也用以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温情脉脉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朱自清《荷塘月色》
脉<名>
(会意。合起来表示身体里的一种支脉。本义:血管)
同本义
衺犹分也。衺行体中,谓血脉流转于体中也。”朱骏声曰:“按,字俗作脉。”
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骨著脉通,与体俱生。--王符《潜夫论·德化》
又如:动脉;静脉;脉脉相通(血管彼此相通)
指事物如血管连贯有条理者
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王建《隐者居》
又如:山脉;矿脉;命脉(生命和血脉)。又指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
脉搏。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
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的是不是。--《红楼梦》
又如:脉气(脉搏所呈现的情况);脉候(脉搏变化的情况)
地下水。如:脉发(脉起。春暖地温回升,地下水蒸发,滋润土壤使之冒起,为春耕的良时);脉散(水道分流)
血统、宗派等相承的系统。如:一脉相传
脉<动>
号脉,按脉诊病.'
一时李嬷嬷来了,看了半日,问他几句话也无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红楼梦》
又如:脉诀(论述诊脉的典籍);脉学(诊脉之学);脉礼(诊费的敬称);脉书(记录诊脉方法的图书);脉息(中医切脉以呼吸为准则)
脉案
中医的诊断记录,一般写在处方上
脉搏
动脉的搏动,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70―75次
潜在的感情、意见或动向
任何人都可以感觉到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脉搏
脉冲
;电流、电压或某些其他物理量的瞬态改变
脉动
像脉搏那样地周期运动或变化
脉口
即寸口。《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脉络
∶中医对动脉和静脉的统称
;∶比喻条理或头绪
∶维管植物的维管系统
脉门
脉口。中医切脉部位名。拇指根部半寸处
脉石
;无用的岩石或尾矿,其中含有用金属或矿物
脉息
脉搏所表露的信息
脉象
;中医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
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脉诊
中医通过切脉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红<形>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象征革命、进步;。如:红区;红军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红<名>
美人的代称。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红色物品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胭脂。如:对脸敷红
红绫等织物--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血的婉辞。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如:分红(分配红利)
草名。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顺利;成功。如:他唱戏唱红了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红<动>
变红,呈现红色。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