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如:一百二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如:八千二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如:四万二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二<形>
两样;有区别。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不专一;不忠诚-;。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川〈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同本义
川,贯川通流水也。--《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
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管子·度地》
有川衡。--《周礼·地官》
利涉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游泳渡河);川口(河口);川水(江河之水);川防(河堤);川谷(河谷);川坻(河岸);川岗(河畔的山岗)
平地;平野
敕勒川,阴山下。--北朝乐府《敕勒川》
又如:平川;米粮川;川境(地域);川地(平旷的地带)
四川省的简称。如:川盐;川墨;川货;川蜀(四川省)
旅途。如:川费(旅费);川程(旅途)
川〈形〉
把食物放到沸水里稍微一煮。通“氽”-。如:川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