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形>
华丽;光彩美丽;
金银华美之服。--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华堂之上。--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华衣乘马。--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豪华x;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名(美名);华宗(对同族或同姓者的美称);华笺(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华缄(对他书信的美称或敬称)
灰白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赤壁怀古》
又如:华首(头发花白。指老人);华颠(白发);华鬓(鬓发花白);华发(花白头发)
年轻;年少。如:华年
浮华;x
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又如:华辞(虚浮巧饰的言辞);华誉(不实的声誉);华风(浮华的文风)
汉语。如:华言(指中原地区的语言。后泛指汉语)
荣华;光耀。如:华伍(指达官贵人);华序(显要的官阶);华使(显贵的官吏);华秩(显位;高阶)
显耀。如:华近(显贵而亲近君上的官职);华要(显要尊贵的官职);华省(显贵而职务上能亲近君主的官署);华重(显贵而重要的官职)
繁盛x
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红楼梦》
又如:华滋(草木茂盛的样子)
鲜美
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王冰注: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
彩色。特指雕绘或装饰。如:华轩(饰有文采的曲栏);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华纳(有雕饰的台阶。纳,即纳陛);华幄(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帷帐)
华<名>
中国。如:来华访问;华中;华北
我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省称“华”。如:华夷(华是汉族,夷指非汉族的其他少数名族);华风(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
光辉;光彩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王勃《卿云歌》
又如:华景(明亮的阳光);华月(皎洁的月亮);华焕(光彩绚丽);华魄(光彩;亦指皎洁的月光)
泉中的矿物由于沉积而形成的物质。如:钙华;硅华
借升华而得的化学品。如:硫华;锌华
车盖。如:华芝(车盖。因车盖的外形象芝而得名)
时光。如:年华,岁华,韶华
声望
客游梁朝,则声华籍甚。--《文选·任彦升·宣德皇后令》
精华
物华天宝。--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华甸(精华荟聚之区。常以指京都、中原、中国);华英(精华);华髓(精髓)
文才
昔庚无规才华清英。--刘勰《文心雕龙》
瓜类植物的果实
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礼记》
光环
薄云敝日时,由于无数水滴的衍射,在太阳、月亮或其他发光体四周形成的一组或几组小半径的同心彩色光环
矿脉或煤层已发生氧化或分解的露头;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山墙。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山中。指隐居之处。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坟。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如:蚕上山了
姓
山<形>
大,巨大。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山野--谦称。如:山妻(隐士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