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名>
(象形。从宀,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
同本义
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
泛指窗户
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齐民要术》
刮楹达鄉(向)。--《礼记·明堂位》。注:“谓夹户窗也。”
启牖鄉(向)如初。--《仪礼·士虞礼记》
方向;方位
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
东向驰去。--明·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
又如:风向;反向;去向;山向;向前(犹将来)
过去,往昔;
向也不恕而今也恕,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水》
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导,引导,渡水。)--《吕氏春秋·察今》
寻向所志。--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便扶向路。
向吾不为斯役。(假使过去我不当这个差)--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向察众人之议。--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向之噌吰。--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向道(原以为);向年(往年)
从来,向来;
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三国演义》
又如:向料(一直认为);向蒙(一贯承蒙)
刚才
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金史》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史记·华佗传》
比向日不同。--《西厢记》
又如:向年(往年);向事(往事);向来(表示时间上过去不久)
姓。如:向平(东汉高士,隐居不仕,子婚嫁既毕,遂漫游不知所终。后以“向平”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
向〈动〉
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见剑向己。--《左传·定公十年》注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向灯向火(喻看法各一);向暖(晒太阳);向炎乞儿(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
趋向,亲近
何故欲向汉?--《史记·班超传》
向于时夏。--《书·多士》
又如:向化(归顺教化);向服(仰慕佩服)
爱;偏爱;偏袒;
不妨事,妳妳向着俺哩!--《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儿剧三》
又如:向顺(偏向;偏袒)
往,去
闲向溪边磨巨斧。--《水浒全传》
又如:向寓(以往借宿)
向〈介〉
朝着;。如:向日(明日;第二天);向前(未来);向开(以外;以上);向着(朝着,对着)
从;在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水浒传》
向〈连〉
假设;如果。如:向令(假如);向若(假如);向非(假若不是)
向〈助〉
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法曲第二》
向<动>
在鄉专称行政区域后,便造“嚮”字表示对着,面向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易·随》
戒六神訃浑嚮服。--《楚辞·惜诵》。注:“对也。”
请席何響。--《礼记·曲礼》。注:“面也。”
沛公北嚮坐,张良西嚮侍。--《史记·项羽本纪》
奔向;趋向;
嚮方略。--《荀子·仲尼》
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直下襄阳向洛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叱牛牵向北。--唐·白居易《卖炭翁》
已向荆州。--《资治通鉴》
又如:向清虚(奔向高天。喻得到幸福)
接近;临近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花二首》
又如:向中(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向早(凌晨)
向<名>、<副>
旧时,以往;;
曏,不久也。从日,鄉声。--《说文》
曏役之三月。--《春秋传》
曏谓往时也。--《桂苑珠丛》
曏者,吾子辱使某见。--《仪礼·士相见礼》
又如:向日;向之豪气何在?
副∶明,表明;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庄子·秋水》
进<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同本义;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超过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入,走入一个地方。跟“出”相对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奉献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任官;出仕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推荐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贵则观其所进。--《吕氏春秋·论人》
父张孟常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汉书·灌夫传》
又如:进举(荐举;推荐);进荐(推荐);进贤兴功(荐举贤士功臣);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登
君子三揖而进。--《国语》
上朝。如:进谢(进谒致谢);进对(进谒并答对);进朝(前往拜见);进参(进见)
饮。如:进饮(饮酒);进服(服用。多指药物);进羞(进食菜肴果品);进补(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
规劝。如:进喻(劝说);进议(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进劝(劝说);进说(向君主述说;进言);进疏(向皇帝进呈奏议);进规(进谏规劝)
倒满;送上(客气话)。如:进酒;进酌(斟酒)
促进,增强
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礼减而进。--《礼记·乐记》
又如:进躁(急于进取);进趋(努力向上);进锐退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进致(进取);进事(发展事业)
推崇,赞扬
退之以知道自居,而于董、贾独抑之,相如独进之。--明·方孝儒《答王秀才书》
常为公事而立即或迅速派遣(如至某特定目的地)。如:进藏;进剿(进军剿灭);进趋(进攻)
力图奋发,竭力努力。如:进修;进取
晋升。如:进擢(进用,擢升官职);进职(进升官职);进仕(进升官阶);进爵(进升爵位)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如:走进;放进;开进;倒进
通“尽”。终止;竭尽;x
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列子·天瑞》
竭聪明,进智力。--《列子·黄帝》
进<名>
钱财
萧何主吏、主进。--《史记·高祖本纪》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儒林外史》
收入。如:进项(进账。收入的款项);有进有出,进出相当
进<量>
层
外墙砌宽一尺,石二进;内墙砌宽一尺,石一进。--清·严如煜《苗防备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