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以脚步测量远近。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按照,跟着;跟随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毛泽东《浣溪沙》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踏。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推算;测算;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步<名>
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步兵(诸兵种之一)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时运,命运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埠,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姓
步<量>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国<名>
(会意。从“囗”,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国家;;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古代王、侯的封地
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薛。--《战国策·齐策》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帝王'。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部落
韩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地方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家乡
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