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名>
汉王莽时女子爵位名。用以称公主'
其女皆为任。--《汉书·王莽传》
古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曲
任,南蛮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姓
任<形>
通“壬”。壬人,狡猾骗人的;巧言谄媚的
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孔任不行。--《后汉书·致恽传》
又如:任人(佞人。品行不端的人)
任<动>
(形声。从人,壬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
同本义;
悲灵均之任石。--郭璞《江赋》
是任是负。--《诗·大雅·生民》。注:“任,犹抱也。”
负任担荷。--《国语·齐语》。注:“任,抱也。”
负任儋荷。--《国语·齐语》。注;“犹抱也。”
任重石之何益。--《楚辞·悲回风》
又如:任石(负石。负以重石);任车(载物负重之车);任负(负载,承载)
堪;承当;禁受
病不任行。--《史记·白起传》
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后汉书·丁鸿传》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任受(承受,忍受);任患(承受祸患,承担过失);任过(承担过失);任堪(承受,禁受)
保举;担保,保用
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赦之。--《周礼·大司徒》
重怒难任。--《左传·僖公十五年》。注:“当也。”
又如:任出(取保出狱);任保(担保)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以任邦国。--《周礼·大司马》
以九职任万民》
又如:任良(任用贤才);任贤(委用德才兼备的人);任能(委用有才能的人);任势(利用形势);新任厂长;任官(委任官职);任臣(委用臣下);任寄(委任;付托)
讲信用;相信;信任
任,保也。--《说文》
为气任侠。--《史记·季布栾布传》
吾权任子以死生。--《管子·大匡》
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任属(信用托付);任信(信任);任待(信赖器重)
听凭,任凭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曷不委心任去留。--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恐不任我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任兴(任性;凭兴趣);任抓掀(任意选用;任意拿);任谤任劳(任劳任怨;不怕别人诽谤,不辞劳苦);任忒(听任差错;任意妄为);任令(听凭,任凭);任委(任随,任凭);任真(听其自然);任臆(任随心意)
放纵,无拘束
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商君书·弱民》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
感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晋书·阮咸传》
又如:任达(任性放纵,不受礼法拘束)
使用
为百姓积任器。--《周礼·司隶》
又如:任力(使用民力);任数(用权谋,使心计);任谋(使用权谋;运用策略);任算(施用计谋,进行谋算)
负责,主持。如:任持(主持;维持);任政(执政);任上(居职理事)
怀孕。后作“妊”
周后妃任成王於身。--《大戴礼·保傅》
初,李亲任政君在身。--《汉书·元后传》。师古曰:“任,怀任。”
初,刘媪任高祖--《汉书·叙传上》
又如:任娠(怀孕;任身)
立功
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周礼》
任<名>
担子,行李;;;
门子治任将归。--《孟子》。注:“担也。”
班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礼记·祭义》。注:“所担持也。”
又如:治任(收拾行李)
职责
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韩非子》
任职期。如:任内;任满(任职期满)
任务;责任。任何人应对其负责或承担的事务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伟、允之任也。--诸葛亮《出师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告子下》
又如:任责(责任);任道(可担负重任的仁人志士);任属巨肩(责任重大)
职位。如:离任;就任
担任公职,特别是文官职务的人。如:历任;原任
人质
皆请降送任于勒。--《晋书》
丝;线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汉书》
能力
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韩非子》
劳役
赋敛重数,百姓任罢。--《汉书》。颜师古注:“任,谓役事也。”
任<连>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纵使”、“即使”
任是深山最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唐·杜荀鹤《山中寡妇》
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不论”、“无论”(,,,.)。如:任事儿(所有的事);任吗儿(不论什么);任么(无论什么)
任<量>
用于担任官职的次数
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遂<动>
(形声。从辵
同本义
遂,亡也。--《说文》
行,往
遂,往也。--《广雅·释诂一》
不能遂。--《易·大壮》
遂贤良。--《礼记·月令》
又如:遂行(通行;顺适地进行)
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唐·李中碧《庐山》
王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又如:遂怀(遂愿);遂隐(满足隐遁的愿望);遂初(旧时辞去官职,实现隐退的本愿)
顺利地完成;成功
上无乏用,百事乃遂。--《礼记·月令》
四者无一遂。--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令遂前功。--《后汉书·班超传》
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明·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遂初(辞官归隐,达到原来的愿望);遂过(促成过失);遂志(实现志愿;满足愿望);遂事(成就事业;完成某事);遂功(成功。建立功业)
推荐或举荐。如:遂贤(荐举贤能之士);遂能(荐举贤能之士);遂良(荐举贤良之士);遂材(荐举才能之士);遂举(进举,进用)
通达
此其垦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处其民。--《商君书·箅地》
又如:遂达(通达)
表明。如:遂威(展示威力)
生长
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淮南子·修务》
又如:遂长(生长;成长);遂字(生长,成长)
养育。如:遂成(养成;成就);遂生(养生);遂滋(养育;滋养)
顺从,如意。如:天遂人愿;遂罪(顺受其罪);遂过(顺成过失;掩饰过失)
顺应;符合。如:不遂;遂非(顺着过错去做而不改悔);遂性(顺应本性)
决断
春秋之义亡遂事,汉家之法有矫制。--《汉书·冯奉世传》
又如:遂事(决断事情);遂疑(决疑)
因循,拖拉。如:遂迷不悟(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延续。如:遂哀(哀而不止)
坠落,往下沉。通“坠”
震遂泥。--《易·震》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墨子·法仪》
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乎。--《荀子·修身》
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荀子·王制》
又如:遂失(坠失;废弛);遂亡(坠亡;废弛)
遂<名>
道路
使开阶立遂。--《春秋演孔圆》。宋均注:“道也。”
禽夫差于干遂。--《史记·苏秦传》。索隐:“遂者,道也。”
又如:遂路(道路)
射者穿的臂衣
袒决遂。--《仪礼》
田间排水的小沟
凡诒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周礼·地官·遂人》
《注》:“遂,广深二尺”。又,遂人,周代官名,地官之属。
水道
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可以涉水而过的路);亡人好独。--《荀子·大略》
遂<副>
就;于是,。多用于书面语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左传·庄公八年》
如不能守以终表,则遂取以来。--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于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遂尔(于是;就);遂乃(于是,就);伤者经过包扎抢救,流血遂止;因天气恶劣,郊游计划遂告落空
竟然'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表示最后的结果,终于,到底;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尽;完全。如:遂夜(终夜)
遂<形>
顺利的;
可遂破也。--《资治通鉴》
小儿辈遂已破贼。
已成,终了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
久。如:遂古(往古,远古);遂往(以往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