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同本义;
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
庆,贺也。--《广雅·释言》
庆子家驹。--《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故庆其喜。--《国语·鲁语》
是以有庆矣。--《诗·小雅·裳者华》
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三国志·吴主传》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史记·苏秦列传》
又如:庆忭(欢庆鼓掌);庆寿(祝贺生日);庆问(庆贺问候);庆官酒(庆祝升官的酒宴);庆成宴(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庆松(庆贺)
赏赐
农夫之庆。--《诗·小雅·甫田》
又如:庆赏(行赏奖励)
庆<名>
喜;福庆,吉庆
孝孙有庆。--《诗·小雅·楚茨》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书·吕刑》
又如:寿庆;校庆;国庆;庆色(喜色);庆会(喜庆宴会);庆门(福庆之家);庆殃(福庆与祸殃)
福泽。有幸的事
有庆未尝不怡。--《国语·周语》。注:“福也。”
如:余庆;庆云(庆烟。祥瑞的云气);庆霄(吉祥的云气);庆灵(景云与灵芝);庆绪(福善的事业);庆延(福泽绵延);庆祉(福泽);庆室(吉宅)
通“卿”。卿士,大臣掌事者
作率庆士,躬恤卫国。--《礼记·祭统》
姓
接<动>
(形声。从手,妾声。本义:两手交叉)
交合;会合;;;;
接,交也。--《说文》
接,合也。--《广雅》
昼日三接。--《易·晋》
两君偃兵接好。--《国语·吴语》。注:“合也。”
兵刃既接。--《孟子·梁惠王上》
车鉷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兵不接刃。--《吕氏春秋·怀宠》
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吕氏春秋·爱士》
迎接;
笙箫细乐,却安排接驾。--《宣和遗事》
又如:接场(迎接从科举考场回来的生员);接构(联合);接三(人死后三日举行的迎接魂魄归来的仪式);接煞(为接死人灵魂回家而举行的仪式)
接见;接待;
接遇宾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尽礼相接。--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接伴(接待外国使臣);接待使(陪同官员;担任迎接、陪伴来宾使命的人);接遇(接待);接对(接待应对)
靠近;接触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宾立接西塾。--《仪礼·聘礼》
又如:接物(与外物接触;与人交往);接膝(膝盖相接。指彼此对坐靠得很近);接仗(交战,打仗);接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接翅(翅膀碰着翅膀。形容禽鸟多)
连续;继续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楚辞·九章·哀郢》
圣人食足以接气。--《淮南子·精神》
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战国策·秦策五》
又如:接响(接连不断的声响);接轸(车辆相连而行。比喻靠近);接脚(一个跟着一个,紧接在后;接替;接脚夫,接脚婿。妇女丈夫死后再招的后夫);接偈(接诵偈语)
连接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与国邻接。--《资治通鉴》
首尾相接。
又如:接武(前后足迹相连接。形容步子很小);接境(地界相连,交界);接衫(上下用两种颜色的料子拼接起来的长衫)
承接,收受
汉兴,接秦之敝。--《史记·平准书》
又如:接茶(女方允婚,接受男方聘礼);接丝鞭(女方招亲时,送给男方丝鞭,男方接丝就表示同意);接凑(能够接续)
嫁接。如:接头(供嫁接用的植物顶梢)
托,手掌向上承受。如:接球;我往下扔,他在下面接着
缚;
武士反接之。--《史记》
接<名>
交往,交情;;
君子之接如水。--《礼记·表记》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