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名>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如:桥梓(桥木和梓木)
桥<动>
架桥,修桥
桥孙水,以通邛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通“矫”。纠正
以桥饰其情性。--《荀子·儒效》
掉指桥以偃蹇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桥<形>
通“乔”。高;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诗·郑风·山有扶苏》
于是桥起。--《庄子·则阳》
宇〈名〉
(形声。从宀,于声。“宀”表示房屋。本义:屋檐)
同本义
宇,屋边也。--《说文》
宇,屋檐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上栋下宇。--《易·系辞》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释文:“屋四垂为宇。”
置于宇西阶上。--《仪礼·士丧礼》
五帝庙同宇。--《汉书·郊祀志》
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淮南子·览冥》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
又如:宇堂(屋檐下的正房前);宇达(屋檐和窗户);宇溜(屋檐)
房屋
聿来胥宇。--《诗·大雅·緜》
高堂邃宇。--《楚辞·招魂》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又如:屋宇(房屋);宇庭(屋室和庭院);宇室(房舍。借指家庭)
空间。上下四方,天地之间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三苍》
神覆宇宙。--《吕氏春秋·下贤》。注:“四方上下曰宇。以屋喻天地也。”
威振八寓。--张衡《东京赋》。注:“八方区宇也。”
云霏霏而承宇。--《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宇甸(宇县,宇寰,宇宙。天下);寰宇;宇内
地域;疆土
又
复周公之宇。
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左传·昭公四年》
又如:宇守(国土;疆土)
国境
不谋削人之野,不谋劫人之宇。--《马王堆汉墓帛书》
住处
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国语·周语》
风度,仪容;
世以此定二王神宇。--《世说新语·雅量》
又如:器宇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