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名>
(形声。从金,戔声。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史记·天官书》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以钱覆其上。--宋·欧阳修《归田录》
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
又如:钱眼(铜钱中的方孔。喻指金钱);钱价(铜钱折合成银两的价格);钱范(铸造金属货币用的模子);钱幕(钱镘。钱币的背面);钱缗(穿钱的绳子);钱品(钱的质地、形制);钱花花(小钱,铜板)
钱财,货币的通称;。如:钱侩(经营钱庄的商人);钱谷幕友(官府主持钱粮事务的幕僚);钱引(宋代纸币名。徽宗大观元年,把贬值的交子改为钱引)
像铜钱的东西
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或青或紫,一名绿钱。--晋·崔豹《古今注》
纸钱。如:钱垛(成串的纸钱)
钱<量>
衡名
公制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两。一公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公钱
市制重量单位。中国市制中计算质量和重量的一种单位。以前是一市斤的十六分之一(现在是十分之一)为市两,一市两的十分之一为一市钱
旧营造库平制。两的十分之一为钱
艺<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土块;从丮,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同本义;
艺,种也。--《说文》
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齐风·南山》
不能艺稷黍。--《诗·唐风·鸨羽》
艺山林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以艺粟菽。--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艺蔬自给。--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艺植(耕种;栽植);艺人(耕种的人);艺圃(种植花卉园圃)
艺<名>
技能;才能;
求也艺。--《论语·雍也》
艺天下无双。--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艺天下第一。
惜罗程艺。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球艺;艺业(学术技艺);艺高人胆大(指人才技高超,故能不惧险阻,勇往直前)
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古代教学科目;
遂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
指经籍称《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六艺
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班固《汉书》
又如:艺学(指经学;文章典籍之学)
艺术。如:艺苑青钱(比喻文辞出众);艺文(指文学艺术之林)
极限
骄泰奢侈,贪欲无艺。--《国语·晋语》
又如:艺极(标准,限度)
标准;准则;
用人无艺。--《国语·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