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名〉
(形声。从田,半声。本义:田界)
同本义
畔,田界也。--《说文》。段玉裁注:“田界者,田之竟处也。”按,一户百亩,百亩有界。
如农之有畔。--《左传》
修其疆畔。--《国语·周语》
界限;疆界
吟泽畔之江滨。--《楚辞·逢纷》
江河之畔无隐夫。--《楚辞·愍命》
又如:畔岸(边际;范围限制);畔涯(边际);畔衅(边界争端);畔际(界限;边际);畔界(疆界)
江、河、湖、渠、道等的旁边;附近
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湖畔;河畔;路畔
边,旁边
牧羊于道畔。--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枕畔;桥畔
通“泮”。泮宫,古代学校
饮酒畔宫。--汉《史晨词孔庙奏铭》
兴文偃武,脩序畔校。--汉《成皋令任伯嗣碑》
畔〈动〉
通“叛”。背叛;叛变
畔主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又如:畔亡(叛亡);畔心(谋叛的念头);畔臣(背叛君国的臣子);畔弑(叛国弑君);畔乱(武装叛变);畔虑(背叛的谋划);畔离(背叛)
通“叛”。违背;背离
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书·胤征》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庄子·徐无鬼》
又如:畔约(背约);畔道(背离原则,正道);畔废(不遵守贡物之制);畔援(违离,改易)
离,离开
拘于习俗,而无敢畔其范围而已。--严复《原强》
躲避
连忙溜开畔入芦课荡里数只数。--《中国歌谣资料》叛
杰<名>
(形声。从人,桀声。杰为傑的俗字。本义:才智出众的人)
同本义
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白虎通圣人引辨名记》
命太尉赞杰俊。--《礼记·月令》
俊杰在位。--《孟子》
小国英杰之士。--《战国策·齐策》
英杰化之。--《荀子·儒效》
子房、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也。--《汉书·高祖纪》
又如:人杰(才智超群的人);英杰(豪杰。才能出众的人);杰士(才智特出的人;杰出的人)
通“楬”。作标志用的小木椿
吏卒民各自大书于杰。--《墨子·号令》
杰<形>
卓异的;出色的
雄姿杰出。--《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杰立(卓绝出众);杰句(佳句);杰表(不凡的仪表);杰思(出色的构思);杰笔(杰出的文笔)
高大;高耸
杰屋大像无时止,安得疲民免饥死。--陆游《僧庐》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杰然(高大的样子);杰阁(高耸的楼阁);杰观(高大的楼阁);杰秀(高峻秀美);杰屈(指高大的楼房)
通“桀”。凶暴
乃悉召杰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置为主帅。--《北史·韩褒传》
又如:杰黠(凶猛而狡黠);杰滑(凶猛狡诈);杰暴(强悍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