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木料,木材;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五行之一。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树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棺材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又如:行将就木
某些木制的器物
以木讯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木<形>
呆笨。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麻木;失去知觉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朴拙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质直刚强)
宝<名>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宝,珍也。--《说文》
稼穑维宝。--《诗·大雅·桑柔》
以作尔宝。--《诗·大雅·崧高》
宝玉者,封圭也。--《谷梁传·定公八年》
以其宝来奔。--《国语·鲁语》。注:“玉也。”
怀其宝。--《论语》
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珠宝;宝函(宝匣);珍宝(珠玉宝石等);宝肆(出售珍宝的店铺);宝冕(宝冠。用宝石装饰的帽子);宝钏(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宝钗(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珍贵的东西
轻敌几丧吾宝。--《老子》。注:“身也。”
啬其大宝。--《吕氏春秋·先已》。注:“身也。”
正得秋而万宝成。--《庄子·庚桑楚》
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献宝;财宝;传家宝;文房四宝
印信符玺
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红楼梦》
又如:宝札(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私人书信的敬辞);宝符(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
对小孩儿亲爱的称呼。如:我的小宝
一种赌具。方形,用牛角或硬木做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加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开宝,你们有胆子没有?--老舍《骆驼祥子》
货币。如:通宝;元宝
姓
宝<动>
珍爱,珍视
吾有三宝,持而宝之。--《韩非子·解老》
又如:宝身(珍惜身躯);宝重(珍惜重视);宝惜(珍惜)
珍藏。如:宝录,宝蓄(珍藏)
宝<形>
珍贵的,宝贵的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李斯《谏逐客书》
又如:宝刀(珍贵的战刀);宝玉(珍贵的玉);宝书(宝籍。珍贵的书籍)
贵重的;由于其美丽、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如:宝衣(贵重的衣服);宝床(贵重的坐具或卧具)
敬词
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如:宝字(帝王、神仙所写的字);宝位(帝位)
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宝鼎(香炉);宝篆(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状如篆文)
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如:宝忏(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宝诀(道教修炼的秘诀)
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如:宝斋;宝舟;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