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动>
(形声。从辵,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同本义;
迷,惑也。--《说文》
烈风雷雨弗迷。--《书·舜典》
凡夫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之,则为迷。--《韩非子·解老》
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迷不知宠之门。--《楚辞·惜诵》
迷其所在。--《聊斋志异·促织》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楚辞·九章·涉江》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若迷。--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迷其途。
道中迷雾。--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迷离徜彷(模糊不明);迷罔;迷岸(佛家语。指迷惑而不悟的生死流转世界)
迷惑,使…辨不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迷魂(迷惑人的事理,使人身不由己);迷网(指迷惑人的事物像网罗一样,使人陷落而无以自拔);迷夺时明(迷惑、剥夺当今明哲之士的舆论);迷眩缠陷(以声色迷惑,为罗网陷阱);迷途
迷恋;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昏迷;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列子·汤问》
迷<名>
狂热爱好者,通常是作为观众而非直接参加者;。如:棒球迷;芭蕾舞迷;垒球迷;惊险小说迷;数学迷
呢〈助〉
用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知道呢?
用在反问句末,加强反问。如:这件事谁不知道呢?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对事实的确认或强调。如:他们都要求比赛呢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或情况正在继续,。如:他学习呢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如:现在呢,跟过去大不同了
呢〈名〉
人们的悄声细语
呢,呢喃,小声多言也。--《玉篇》
又如:呢呢(絮絮不休貌)
燕子鸣声
燕雏羽弱飞难起,母燕呢喃翔复止。--周士彬《营巢燕》
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如:花呢;马裤呢;呢羽(泛指毛织品与丝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