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数>
数目字“六”的大写x
陆<名>
(会意。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鑬??),土块很大。“坴”亦兼表字音。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同本义
陆,高平地。--《说文》
鸿渐于陆。--《易·渐卦》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陵衍平陆。--《穆天子传》三
水陆草木。--宋·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俱下。--《资治通鉴》
又
水陆并进。
又如:大陆(广大的陆地);水陆(水面和陆地上);陆毛(陆地之所产。指兽类);陆田(旱田。对水田而言);陆径(即陆路);陆船(即旱船。船形的花车)
路;道
复陆重阁,转石成雷。--张衡《西京赋》
陆路
运盐之法,凡行百里,陆运斤四钱,船运近一钱。--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
又如:水陆兼程;水陆交通
西汉侯国名,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
象声词。如:陆陆(状声词。形容辘轳沿着绳索下降的声音)
姓。如:陆费(复姓)
陆<形>
通“碌”。平凡。如:陆陆(很平凡的样子。同“碌碌”)
陆<动>
通“踛”。跳跃;
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庄子·马蹄》
卸;摘;
一边就摘了帽子,陆了网子,脱了布衫子。--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通“虏”。掳掠;
会公孙瓒师旅南驰,陆掠北境。--《后汉书·袁绍传》
财<名>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财,人所宝也。--《说文》
财,货也。--《广雅》
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注:“泉谷也。”
与其财用。--《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
先财而后礼。--《礼记·坊记》。注:“币帛也。”
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
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六书故》
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天官·宰夫》
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资财(资金与财物);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
财富;财产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
又如:钱财;敛财(搜括钱财)
姓
财<副>
通“才”。仅仅
财令陵为助兵。--《汉书·李陵传》
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
通“纔”。刚刚
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汉书·杜钦传》
财<动>
通“裁”
裁成,裁制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人道。--《易·泰》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财制礼义之宜。--《淮南子·要略》
裁断,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
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而天之治。--《管子·心术下》
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节制,制裁;
民重则君轻,民轻则君重,此乃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管子·揆度》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荀子·天论》
杀,自杀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史记·吕太后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