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数〉
五加一的和x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x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六次x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六〈名〉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古国名。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六。--《左传·文五年》
姓
货<名>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货,财也。--《说文》
二曰货。--《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
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司货。--《礼记·曲礼》
多货则伤于德。--《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患货之不足。
而货财寡。--《韩非子·五蠹》
贪于财货。--《史记·项羽本纪》
治行则货积。--《商君书·立本》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货儿(货郎);货易(即贸易);货财(财物);货贿(金玉布帛,即财物)
钱币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易·系辞下》
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宋书·刘秀之传》
又如:货布(古代钱币名。王莽时所铸。又泛指货币);货贝(古代用贝壳作的货币);货法(货币流通的法令);货泉(王莽时货币名。亦指货币的通称)
货物,具有经济用途或者能满足经济上的某种需要的东西;。如:百货;送货上门;上等货;货真价实;货全部合格;发货;到货;卸货;装货;货包(货物包裹)
对人的贬称(多为詈语或玩笑语)x。如:蠢货;宝货;货头(货色,东西。多用于对人蔑称)
货<动>
买进,卖出
所货西洋珠。--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货卖(出售);货卜(卖卜;卖卦);货畚(售畚箕);货与(卖给;效力);货产(典卖财产)
贿赂
曹伯之竖侯鑐货筮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又如:货贿(以财物贿赂官吏);货求(谓受贿);货赂(贿赂);货遗(贿赂)
购买。如:货取(买进);货买(购买,采购);货籴(买进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