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名>
(形声。从巫,靈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
命灵氛为余占之。--《离骚》
灵连踡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灵偃蹇兮姣胶。--屈原《东皇太一》
又如:灵子(指巫。以舞导引神的人)
神灵
天神曰灵。--《尸子》
灵者,神也。--《风俗通》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
合五岳与八灵兮。--《楚辞·怨思》。注:“八方之神也。”
灵之来兮如云。--屈原《九歌·湘夫人》
又如:灵神(神灵);灵祗(神明;神灵);灵霄殿(天帝的神殿);灵怪(神怪);灵圣(灵验,指神鬼显灵);灵圣儿(指神佛塑像中放置的金属作的心脏象征物);灵河(书中虚拟的仙河);灵槎(神仙乘的木筏);灵山(佛家称灵鹫山为灵山。佛祖居处。也泛指仙山)
灵魂
经始灵台。--《诗·大雅·灵台》
天子太庙上可以望气,故谓之灵台。--《礼记·明堂位》卢注
藏之于灵室。--《素问·气交变大论》。注:“谓灵兰室,黄帝之书府也。”
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吾灵尚依依旁汝。--清·林觉民《与妻书》
汝倘有灵。--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灵爽(灵魂);灵表(仪表);灵明(指心灵);灵知(指心灵);灵界(佛家语。指云魂所住的世界)
敬辞。用以称有关鬼神的事物。对死者的敬称.
在缸内画上灵符。--清·钱彩等《说岳全传》
又如:灵床子(人死后虚设的坐卧之具,供祭尊用;又指供在灵床上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灵幡(殡葬时所持之幡,上写有表明死者身分的文字);灵符(道士画的图形。迷信者认为可用于驱使鬼神、祭祷和治病等);灵前(灵位之前)
灵柩的简称;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植《赠白马王彪》
又如:停灵;起灵;灵榇
指人的精神状态;
不可内于灵台。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府》。注:“皆谓心也。”
又如: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灵明(指“心”,即主观精神)
通“軨”。窗中竖木;
载葱(即窗)灵,寝于其中而逃。--《左传·定公九年》。疏:“贾逵曰:‘葱灵,衣车也。’然则此车前后有蔽,两旁开葱,可以观望;忽中竖木,谓之灵。今人犹名葱木为灵子。”
指天、地、日、月等尊称及物品名;;;
辰之神为灵星。--《风俗通》
灵星,火星也。--蔡邕《独断》
又如:灵景(日光);灵汉(银河);灵图(指天子的地位);灵辉(太阳的光辉)
威灵;福气,福分
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左传·隐公三年》
受天之祐,享鬼神之灵。--《汉书·董仲舒传》
通“苓”。茯苓
伏灵者,千岁松根也。--《史记·策列传》
通“舲”。有窗的小船-
横大江兮扬灵。--《楚辞·九歌·湘君》
通“令”。命令、法令;
或问循吏,曰:吏也。游侠,曰:窃国灵也。--《法言·渊骞》
姓
灵<形>
假借为“良”。善,美好
灵,善也。--《广雅》
吊由灵。--《书·盘庚》
丕灵承帝事。--《书·多士》
灵雨既零。--《诗·鄘风·定之方中》
积仁为灵。--《说苑·修文》
又如:灵辰(良时);灵波(美妙的水波);灵姿(美好的仪表)
灵活;有灵性;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又如:机灵(聪明伶俐);灵矫(灵巧的飞翔);灵透(机灵聪明);灵变(灵活变通;灵敏轻巧);灵断(明敏的判断);灵变(灵活变通);心灵手巧;灵修(能神明远见的人。比喻国君);灵鉴(明敏的观察,英明的见解);灵主(圣明的君主)
应验;灵验
灵用不同。--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灵神(灵验);灵丹(灵药,神奇有效的丹药);灵砂(道家炼出的所谓长生不老药);灵异(神奇而怪异);灵武(超绝的勇武);灵芬(神奇的芬芳)
爽<形>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人左右腋下有火,表示明亮(从于省吾说)。本义:明亮;亮)
同本义;;
爽,明也。--《说文》
时甲子昧爽。--《书·牧誓》
爽邦由哲。--《书·大诰》
二惠竞爽犹可。--《左传·昭公三年》
风泽清旷,气爽节和。--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
又如:神清目爽;爽旦(黎明,清晨);爽别(清亮);爽拔(清朗秀技);爽明(黎明);爽曙(明晓);爽豁(清楚而明显)
畅快;舒适;
老太太心里不大爽。--《红楼梦》
又如:爽怿(舒畅愉快);爽利(痛快;干脆;利落);身体不爽;爽然(开朗舒畅的样子);爽节(天高气爽的气节)
明白;明智
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左传·昭公元年》
又如:爽明(明白);爽练(明达);爽慧(明慧);爽异(聪颖特出);爽悟(聪颖;明达)
开朗;豪爽;
温豪爽有风慨。--《晋书·桓温传》
又如:爽伉(豪爽刚直);爽荡(大方;气派);爽恺(高亢利落;不拖泥带水);爽侠(有豪侠气概);爽慨(爽直慷慨);爽恺(豪爽而随和);爽俊(豪爽秀俊)
开阔;宽阔;;
沃野爽且平。--晋·陆机《齐讴行》
又如:爽闿(高大宽敞);爽耸(形容地势高而开阔)
爽<动>
差错,失误;
女也不爽。--《诗·卫风·氓》
言爽,日反其信。--《国语·周语》
伦理无爽。--《文心雕龙·论说》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爽忒(差失);爽缪(谬误);爽行(过失的行为);爽法(违背礼法);爽言(违背诺言)
丧失;失去
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国语·周语》
郭汲还州,尚不欺于童子,文侯校猎,宁爽约于虞人。--唐·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
又如:爽越(丧失);爽误(失误);爽实(失实);爽德(失德);爽信(失信;不守信用);爽期(失约;违背约定的时间)
伤败;败坏
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
又如:爽口(伤败胃口);爽伤(败坏,病伤)
使清爽;。如:爽味(清爽的味道);爽心(使心情清爽畅快);爽神(使心神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