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形〉
(形声。本义:善良)
同本义;
良,善也。--《说文》
德音无良。--《诗·邶风·日月》
人之无良。--《诗·鄘风·鹑之奔奔》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天良(良心);驯良(和顺善良);良正(善良正直)
良好;美好;;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良田美池。--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赵之良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富家良马。--《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良图(好办法);良牧(好官);良死(安享天年而死。即好死、善终);良沃(良田,肥沃的田地);良朋(好朋友);良书(好书,益书);良罟(好的渔网);良贱(好坏老少之人);良士(贤士);良吏(贤良的宫吏);良妻(贤淑的妻子。即贤妻)
优秀x
天下之良工也。--《孟子》
又如:良弓(善于制造弓的人);良工(技艺精妙的匠人);良疱(技艺精妙的厨师);良匠(手艺精巧的工匠);良车(制作精良的车子);良史(古称不畏权势,记事忠于史实的史官);良干(廉洁正直的高级官员);良笔(指历史家维护正义、忠于史事的记叙笔法)
和悦;和善;;
其容良。--《荀子·非十二子》
大;。如:良鱼(大鱼);良枣(大枣的别名);良器(大器。比喻杰出的人才)
吉祥。如:良月(吉祥的月份);良贞(吉卦);良时(吉时)
和乐;欢悦。如:良晤(欢聚);良游(畅游);良聚(良会,欢聚)
长,久;深;
良夜乃罢。--《汉书》
又如:良夜(长夜);良宵(长夜)
通“谅”。诚实,信实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荀子·修身》
良〈副〉
很,甚,极其,非常;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
市者良久计曰。--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确实;果然
良多趣味。--郦道元《水经注》
又如:良然(果然。确实如此)
良〈名〉
首;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不知者,良知也。--《孟子》
首领;首长;;
右无良焉,必败。--《左传》
遵纪守法的公民-。如:除暴安良;良耆里老(年长的平民百姓);良俊(贤良而才智杰出的人);良逸(贤才);良禽择木(比喻贤者择主而事);良家子女;良丁(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
通“埌”。坟墓
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庄子·列御寇》
良〈动〉
认为好;
良司臣而逸之。--《左传》
能够
吾身泯焉,弗良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
又如:良比(堪与比美)
善于。如:良民吏(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良冶(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
所<名>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有截其所。--《诗·商颂·殷武》
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
必于无人之所。--《吕氏春秋·达郁》
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道理;方法。如:所以然(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所诠(佛教语。所解的义理)
地方
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着落;结果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清·黄宗羲《原君》
所<助>
表示结构-被为
与后面的动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闻所未闻;各尽所能
用在作主谓结构的谓词前,相当于“之”、“的”
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史记》
用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多与“唯”字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臣唯命所试。--《列子》
与“为”呼应,构成“为…所…”句式,表示被动。
其后楚目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为好奇心所驱使;为实践所证明
与介词“从”“由”“自”结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与动作有关的地方、原因、对象等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遗所由使也。--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聊斋志异·促织》
和介词“以”组成“所以”这一短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与具体语言环境,有不同的意思
盏之所以距子者,吾不言。(用什么方法)--《墨子·公输》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邮局有意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所<量>
用于地点、位置,相当于“处”。如:有房两所
用于山、岛等物,相当于“座”
百济国西南海中有大岛十五所。--《括地志》
用于建筑物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所<副>
尚,还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乐府诗集》
大约。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
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所<代>
这,此。如:所事(此事);所以然(指“那个东西”。因不便明言,用“所以然”隐语代指)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汉书》
所<连>
若,如果。如:所不(誓词。假使不)
所<形>
一切,所有。如:所事(亦作“所是”。凡事,事事);所有品(所占有的东西);所是(所有)
宜,适宜的,为其所需的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易·系辞下》
许多的,多种的
收拾得所事儿温柔,妆点得诸余里颗恰。--《南吕·一枝花》
可以的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