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形〉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老,考也。七十曰老。--《说文》
七十以上曰老。--《礼记·曲礼》
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
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离骚》
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管子·海王》注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又如:老钝(年老迟钝);老家人(老仆人);老院子(老仆人);老丹青(老画家);老行(老年男子);老姐(年老的女仆);老杜(指杜埔。与后来的杜牧相对而言);老羸(年老瘦弱);老口(年老的人;亦指牲口年龄老)
历时长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老工厂,老房子;老亲(多年的或世代的姻亲关系);老晴(天晴得牢,不会很快转阴);老酒(陈年的酒);老桧(老刺柏);老牧(旧称久任地方官者);老相识(相识已久的人)
娴熟,富有经验,阅历深x。如:老辣(老练而有锋芒);老落(成熟,老练);老道(老练);老粉嘴(老驴。即在拉磨时老是偷吃面粉的驴)
厚。如:老脸皮(老面皮。脸皮厚);老着脸(厚着脸皮);老趼(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
大。如:老大小(偌大;老大的);老汗(大汗);老劲(很大的气力)
排行在最后的
我那太公有个老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西游记》
又如:老生女儿(最后的一个女儿);老女儿(最小的女儿)
老〈名〉
老年;晚年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老妇出门看。--唐·杜甫《石壕吏》
又
独与老翁别。
欲言国之老少。--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老生(老年之人);老况(老年的景况);老耋(老迈)
老年人;。如:男女老幼;敬老院;老儿(老人家);老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先(对年长者的尊称,老先生);老老头(老头儿)
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
对老人的尊称。如:老太(老太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老官(尊称年长的人);老底(父亲);老阿妈(女真语称祖父);老郎(对前辈艺人的尊称;教头;老练);老先儿(老先。老先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敬词。多不表示年岁。如:老办(老板);老先生(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老大人(尊称年老位尊的人);老相公(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老男子的敬称)
自称。如:老妾(年老妇女的谦称);老媳妇(老妇人的谦称);老爹(自称是对方父亲。詈词)
古时对某些臣僚的尊称
指上公
指上卿
指大夫
指大夫的家臣
指群吏之尊者
指父母或兄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朱熹注:“吾老,谓我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
又如:老母(年老的母亲);老子娘(指父母双亲);老亲(年老的父母)
老子及其哲学的省称楺巿。如:老氏(指老子);老生(指老子);老易(老子与周易的并称);老庄(老子与庄子的并称)
姓
老〈动〉
死的讳称
老于户牖之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红楼梦》
又如:老去(死去);老家(指阴间。俗语以“回老家”比喻死亡)
敬爱,敬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指第一个老。)--《孟子》
告老
余将致政焉…乃老。--《国语》
范武子将老。--《左传·宣公十七年》
变老;衰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醉汉歌》
衰老;衰颓;;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
又如:老色(衰老之色);老拙(老朽愚拙);老气(暮气);老背悔(老背晦。老胡涂);老货(骂老人的话)
老〈副〉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一直持续不断发生或时常重复出现,有“经常”、“时常”的意思;有时“老”和“是”连用,有强调的意味。如:小孩子,别老问这个啊;你老说这些,有啥用!
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极”。如:老早;老长;老咎晚(很晚);老大(极,甚。如今俗语老大不愿意、老大不甘心);老咱晚(很晚);老大无成(年岁已很大,毫无建树)
很久。如:老没见你啊
老〈前缀〉
加在姓、名和某些称谓的前面。如:哎呀!原来是老弟;老杨,快走哇!
加在兄弟姐妹排行次序上。如:老二去了哪里?;老大还没回来
加在某些动植物名词前面。如:老虎;老鼠;老玉米
老〈后缀〉
代指人(含有轻视意)。也作“佬”。如:庄稼老;外国老
根<名>
(形声。从木,艮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
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沈括《梦溪笔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
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后汉书·宋弘传》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宋·苏轼《李君山房记》
又如: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根浅门微(根基浅,门第低微);根儿(根本);根气(根基。指禀赋、气质);根儿里(根本;本来);根苗(兆头,开头)
物体的下部,基部;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唐·白居易《早春》
又如:根下(物体的根基附近);墙根;堤根;根前(跟前)
痼疾
自去夏侵暑,入此秋变,头齿眩疼,根痼渐剧。--《宋书·颜延之传·自陈表》
又如:根疵(痼疾)
佛学名词。佛家能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如:根器(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根”。根能雕刻叫做“器”,泛指禀赋);根力(指五根和五力);根门(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根缘(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
数学名词。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方根的简称
化学名词。即带电的基。如:硫酸根;氨根
延续后代的子孙
夏堪……零陵太守之根嗣也。--《相府小史夏堪碑》
又如:根嗣(长子);根谱(犹族史);根祖(祖宗)
根<动>
植根
半生无根着,飘转如断梗。--金·元好问《出京》诗
又如:根着(植根于地)
杜绝;根除
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后汉书·西羌传论》
又如:根株
根究;追究
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更不根究,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给与民耕,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重为搔扰。--宋·欧阳修《论牧马草地剳子》
又如:根勘(彻底查究);根究着实(追根究底,打听清楚);根刷(根刮,彻底清查;彻底搜求);根穷(彻底追查)
通“跟”。如:根寻(跟踪查找);根捕(跟踪缉捕);根索(跟踪,搜求或追查)
根<量>
用于条形物。如:一根竹竿;三根电线杆
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强度或结构的线、纱、带、绳、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如: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