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动〉
(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同本义;-
揆,度也。--《说文》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鄘风·定之方中》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易·系辞》
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周语》
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论衡·实知》
揆其所以,虽未必尽由于此,亦不可不以为戒。--《镜花缘》
又如:揆格(对客观事物的量度推究);揆量(审度);揆端(估量事物的端倪);揆抚(审度省察);揆德(度量人的品德)
管理;掌管
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左传》
又如:揆持(掌管;管理)
灭;破
靖郭君大怒,曰:“刬而类,揆吾家。”--《吕氏春秋》
揆〈名〉
准则;原则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千载一揆
事务;政事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书·舜典》
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如:揆路(宰相之位,内阁);揆衡(宰相)
揆情度理
;从情理上揣度
揆席
宰相的职位
洪〈名〉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同本义
洪,洚水也。--《说文》
汤汤洪水方割。--《书·尧典》
洪水芒芒。--《诗·商颂·长发》
洪水横流。--《孟子·滕文公上》
又如: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大河);洪峰
河道陡窄流急之处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已为陈迹,喟然而叹。--宋·苏轼《百步洪》
徐州百步洪,吕梁上下二洪。--明·陆容《菽园杂记》
河流分道之处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宋·王安石《东江》诗
姓
洪〈形〉
大。与“小”相对;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声如洪钟。--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洪烈(巨大的功绩);洪仁(胸怀宽广,仁义待人);洪范(大名;伟业);洪慈(洪恩)
中医名词。谓脉象浮而有力。如:洪芤(指脉博阳虚,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