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名>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君,尊也。--《说文》
赏庆刑威曰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君也者,掌令者也。--《春秋繁露》
君者,治辨之主也。--《荀子·礼论》
君帝清问下民。--《书·吕刑》
克长克君。--《诗·大雅·皇矣》
二十余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思得明君。--《三国志·诸葛亮传》
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身名君宠。--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伐(君王的功绩);君位(国君之位);君长(国君与卿大夫;天子或诸侯);君体(人主的体统);君德(人主的德行或恩德);君侯(古代对列侯的尊称);君公(诸侯);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君子医(术精德高的名医)
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又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
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君有疾。--《韩非子·喻老》
君之病在肌肤。
君之病在肠胃。
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又如:诸君;李君;王君;祝君早安;请君光临;君子不羞当面(君子不以当面把话说清楚为羞)
夫妇之间的尊称;;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杜甫《新婚别》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又如:夫君;君姑(古时妻子称丈夫的母亲);君舅(古时妻子称丈夫的父亲)
主体。如:君声(指五音中的宫声。据《礼记》所载: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指(左手的中指)
姓。如: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隐士,名遵,蜀(四川)人。汉成帝时在成都卜筮,每天得百钱后即闭门读《老子》,著书十余万言。一生不愿为官)
君<动>
主宰、统治
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
又如:君火(中医称主宰神明之火)
衡〈名〉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
衡,牛触,横大木其角。--《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
车辕前端的横木
加之以衡扼。--《庄子·马蹄》。释文:“衡,辕前横木缚轭者也。”
则见其倚于衡也。--《论语·卫灵公》。皇疏:“衡,车衡,轭也。”
枉玉衡于炎火兮。--《楚辞·刘向·九叹·远逝》
又如:衡辀(车辕与辕前横木);衡轸(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衡盖(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伞盖。亦借指车)
架在屋梁上或门窗上的横木。即桁条或檩子。如:衡宇(横木为门的房屋。指简陋房屋);衡门(以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借指房屋建筑古朴典雅);衡梁(架屋的横梁。比喻重任);衡荜(横木编荜以为门户)
秤杆,秤
衡不同于轻重。--《韩非子·扬权》
又如:衡石(泛指称重量的器物);衡库(称与仓库);衡玑(即天平);衡鉴(衡器和镜子);衡权(称物之具)
衡阳的简称。如:京广线衡广段
衡山的简称。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东部
水名。衡水的省称
求思望襄澨,叹息对衡渚。--刘义恭《艳歌行》
衡〈动〉
称量;
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犹衡之于轻重也。--《礼记·经解》。注:“衡,称也。”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庄子·胠箧》
衡量;评定;
衡之于左右。--《淮南子·主述训》
又如:衡文(品评文章,指主持科举考试);衡定(评定);衡校(品评考核);衡鉴(品评,鉴别)
横亘,横贯。如:衡流(横穿水流);衡游(谓横渡)
违逆。如:衡命(违逆命令);衡道(违背道义)
铨选。如:衡才(铨选人才);衡尺(喻铨选人才的官职);衡铨(铨衡,铨选);衡综(谓考核铨选官吏)
衡<形>
横行;蛮横。通“横”。如:衡行(横行。不循正道而行);衡击(横行劫击。谓抢劫。衡,通“横”)
横。与“纵”相对
衡,横也。--《广雅》
衡门之下。--《诗·陈风·衡门》。传:“衡门,横木为门。”
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倚一衡木。--明·魏学洢《核舟记》
如:衡陈(横向排列);横纵(纵横);衡缩(纵横)
平正。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同“横”,梗塞、不顺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汉·贾谊《论积贮疏》
衡流而方羊。--《左传·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礼记·檀弓上》
以能合从,又善连衡。--《荀子·赋》
非有分于纵横之党。--《韩非子·五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