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动>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驻扎。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明·徐渭《雌木兰》
军<名>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军队的编制单位。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营房,军营。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收<动>
(形声。从攴,收声)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拘禁)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者有事则收之。--《礼记·玉藻》。疏:“谓敛持在手。”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古来白骨无人收。--唐·杜甫《兵车行》
又如:收发报;收信;收什(收拾);收局(收拾局面);收捉(方言。收拾;修建);收略(收拾;安排);收解(当铺收进的抵押品)
聚集;收集;
收,敛也。--《小尔雅》
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传:“聚也。”
既蜡而收。--《仪记·郊特牲》。注:“谓收敛积聚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收括(聚集;约束);收藉(聚集;收集)
收容;接受;
仲尼七十说,历聘莫见收。--李白《赠崔郎中宗之》
收孤寡,补贫穷。--《荀子·王制》
又如:收小的(接生);收管(接收囚犯后签的回执)
收获;收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又如:收田(收割农田的作物)
使中断、停顿或终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收功(止息功能);收泪;收科(收场;圆场);收逢(收场;罢休);收煞(收场;结局);收成结果(送上死路);收驩(停止作乐);收声(止声;销声);收计(关闭清点)
征收;x
收租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收田租亩四升。--曹操《抑兼并令》
收取其钱得数百万。--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又如:收租;收税
收回;收缴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收掌(科举考试的办事人员。外收掌负责收卷;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给各房房官)
收藏;保存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占取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战国策·燕策》
收回;收复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史记·陈涉世家》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收<名>
收获;收成;
其能耕者不过百,百亩之收不过百担。--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丰收;欠收;颗粒无收
收藏品
燕、赵之收藏。--杜牧《阿房宫赋》
收入;;。如:收支
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即车轸
夏代冠名
帝尧者…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史记·五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