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名>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又如:元首(头)
天
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淮南子·原道》。注:“天也。”
又如:元机(天机,指神秘的天意);元神(天帝,天神);元父(天帝);元命(天命);元天(苍天)
君;
元首起哉。--《书·益稷》。传:“元首,君也。”
元,君也。--《广雅》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宋·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又如:元、恺辅舜(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叫“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叫“八恺”。八元八恺辅佐虞舜,把政事治理得很好);元龙(皇帝);元明(佛教指本性清净光明);元后(天子;帝王的嫡妻)
开始;起端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又如:元始天尊(道教所尊的最高天神。据说他生于太元之先。故名);元初(起初);元由(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元因(原因)
根源;根本;。如:元本(根本);元序(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元极(万物之本原)
指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指人的精神,精气;中医名词,指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相对。如:元炁(元气);元阳(男子的精气)
道家所谓的道
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舍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子华子·大道》
又如:元神(佛道经过修炼的灵魂。成仙得道的人,其元神可以离开肉体自由来往);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的尊称);元龙(元阳,道教指“得道”)
指帝王年号'
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数。--《史记》
朝代名。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建都大都(今北京)。1368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元亡。自定国号起,元凡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元至正间。--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
元政紊弛。
又如:元人百种(书名。即元曲选)
数学名词。数字和若干字母的有限次乘法运算式中表示,变量的字母称元。如:一元二次方程
民众,百姓。如:黎元;元元;元元之民(众百姓)
在各国多种硬币中,仿古德国银质硬币塔勒的任何一种硬币。如:金元
量∶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元<形>
第一,居首位的;
二世元年七月。--《史记·陈涉世家》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阳嘉元年。--《后汉书·张衡传》
隆庆元年。--《明史》
又如:元题(第一道题);元辰(元旦;吉日);元首(迷信占卜名称之一,六壬课中的第一课,是大吉大利,如愿的课);元妃(国君或诸侯的嫡妻);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元女(长女)
大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颜师古注:“元,大也。”--《汉书》
又如:元功巨勋(巨大的功勋);元庸(巨大的功劳);元勋(大功勋)
善;吉。如:元夫(善士);元元之民(善良的百姓);元正(善良正直)
本来;向来;原来;
元犹原也。--《春秋繁露·垂政》
必先原元而本本。--《潜夫论·本训》
又如:元物(原物);元金(金属);元丝课(一种标准银锭);元名(原名);元身(原身);元心(本心,本意)
黑色。清朝避康熙(玄烨)皇帝的讳。改“玄”为“元”
自此而元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
至曾元时。
又如:元黄(黑色与黄色。引申为吏治);元色(黑色);元玉(玄玉。黑色的玉);元狐(玄狐)
左<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
同本义
左,手相左助也。--《说文》。俗字作“佐”。
以左右民。--《易·象上传》
予欲左右有民。--《虞书》
实左右商王。--《诗·商颂·长发》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
左右就养无方。--《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
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易·泰》
朕且继礼左助听政。--《后汉书·殇帝纪》
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左,谪官为左迁。自汉起至唐,亦谓去朝廷为州县曰左迁。--《增韵》
又如:左除(降级授职);左降(贬官);左退(降官;贬职);左宦(降官;贬职);左授(降官;贬职);左转(降官;贬职);左黜(降官;贬职);左迁(降官;贬职);左官(降官;贬职)
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今居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国语》
左<名>
左手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王风·君子阳阳》
又如:左书(左手写字);左癖(左撇子)
方位名。与“右”相对
虚左。--《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左侍下(左边);左势下(左边);左符(符契的左半);左驸(车箱左侧的立木);左骖(左马。三马驾车中左边的马)
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疾逸道左。--唐·李朝威《柳毅传》
淮左名都。--宋·姜夔《扬州慢》
左天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江左;左畔(东方);左序(东厢房);左海(海居于东;东海)
后多泛指旁边
臣以臣守有职,不得攀号于道左。--欧阳修文
又如:左邻(左近。邻近,附近)
在直书而左行的文字中,特指右后
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史记》
证据;证人
廷尉定国考问,左验明白。--《汉书》
帝愈,召洎问状,洎引马周为左。--《新唐书·刘洎传》
又如:左验(左证。证人;证据)
御者,赶车的人
左旋右抽,中军作好。--《诗·郑风·清人》
姓
左<形>
指进步、革命的派别或思潮-;;。如:左联;思想极左;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
与众不同,异于常规;。如:左脾气;左性(性情固执,遇事不肯变通)
错误,荒谬。如:你想左了;左建外易(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政权,变革法度);左计(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左错(差错)
部分或全部不同。如:意见相左
偏僻,离中心城市很远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曹丕《与吴质书》
不正,偏邪
左,人道尚右,以右为尊,故非正之术曰左道。--《增韵》
又如: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左道术(邪法)
左<副>
向左
欲左,左。--《史记·殷纪》
又如:左回(向左方旋转);左射(向左方射);左衽(衣襟向左);左转(向左方旋转);左顾(向左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