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名>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同本义
荫,草阴也。--《说文》
荫,草阴地也。--《广韵》
赵盂视荫。--《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
玉足以庇荫嘉谷。--《国语·楚语下》
荫不祥之木。--《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
又如: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树荫浓密)
日影。如:荫影(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指地窖或暗室;
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潜夫论·德化》
又如:荫室(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荫<动>
字亦作廕。遮蔽
若君实庇廕膏泽之。--《国语·晋语》
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
榆柳荫后。--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有松可荫。--明·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荫干(阴干);荫屋(遮蔽不通风的地窖)。借指庇护
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管子》
又如:荫附(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荫<名>
庇荫().'。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少以父荫。--《隋书·柳述传》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西游记》
又如:荫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荫籍(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荫生(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
星<名>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天文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用以表示等级。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星相术。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姓
星<形>
形容多而分散的。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斑白。多指鬓发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王伯大《赠戴石屏》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