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同本义;
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
庆,贺也。--《广雅·释言》
庆子家驹。--《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故庆其喜。--《国语·鲁语》
是以有庆矣。--《诗·小雅·裳者华》
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三国志·吴主传》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史记·苏秦列传》
又如:庆忭(欢庆鼓掌);庆寿(祝贺生日);庆问(庆贺问候);庆官酒(庆祝升官的酒宴);庆成宴(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庆松(庆贺)
赏赐
农夫之庆。--《诗·小雅·甫田》
又如:庆赏(行赏奖励)
庆<名>
喜;福庆,吉庆
孝孙有庆。--《诗·小雅·楚茨》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书·吕刑》
又如:寿庆;校庆;国庆;庆色(喜色);庆会(喜庆宴会);庆门(福庆之家);庆殃(福庆与祸殃)
福泽。有幸的事
有庆未尝不怡。--《国语·周语》。注:“福也。”
如:余庆;庆云(庆烟。祥瑞的云气);庆霄(吉祥的云气);庆灵(景云与灵芝);庆绪(福善的事业);庆延(福泽绵延);庆祉(福泽);庆室(吉宅)
通“卿”。卿士,大臣掌事者
作率庆士,躬恤卫国。--《礼记·祭统》
姓
增<动>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同本义;;
增,益也。--《说文》
增,加也。--《广雅·释诂一》
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荀子·法行》
残高增下。--《淮南子·本经》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增脚气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增损。--蔡元培《图画》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增年(加寿;年龄增加);增增(众多的样子);增奉(增加俸禄);增拓(增加,扩充);增息(谓增多人丁);增累(增加,累积);增损(增加或减少);增广(增加,扩大);增置(增添,添设);增防(增强防守)
通“憎”。厌恶
帝式是增。--《墨子·非命下》。毕沅云:“增、憎字通。”
不惧季氏增邑不隐讳之害,独畏答懿子极言之罪,何哉?--《论衡》
扩大x
增其旧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夸大,夸张x
患言事增其实。--王充《论衡》
增<名>
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省交界处
司马彪曰:增山者,上郡之别名也。--《水经注·河水三》
姓
增<副>
高
夫鸢鹊遭害,则仁鸟增逝--班固《汉书》
更加。如:增伤(更加悲伤);增欷(更加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