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名〉
(形声。从林,疋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周朝时国名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姓
楚〈形〉
酸辛痛苦;
慷慨含辛楚。--陆机诗
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齐整;清晰;;
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鲜艳,华丽-
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
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伧俗,粗俗。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楚〈动〉
拷打;
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货<名>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货,财也。--《说文》
二曰货。--《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
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司货。--《礼记·曲礼》
多货则伤于德。--《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患货之不足。
而货财寡。--《韩非子·五蠹》
贪于财货。--《史记·项羽本纪》
治行则货积。--《商君书·立本》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货儿(货郎);货易(即贸易);货财(财物);货贿(金玉布帛,即财物)
钱币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易·系辞下》
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宋书·刘秀之传》
又如:货布(古代钱币名。王莽时所铸。又泛指货币);货贝(古代用贝壳作的货币);货法(货币流通的法令);货泉(王莽时货币名。亦指货币的通称)
货物,具有经济用途或者能满足经济上的某种需要的东西;。如:百货;送货上门;上等货;货真价实;货全部合格;发货;到货;卸货;装货;货包(货物包裹)
对人的贬称(多为詈语或玩笑语)x。如:蠢货;宝货;货头(货色,东西。多用于对人蔑称)
货<动>
买进,卖出
所货西洋珠。--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货卖(出售);货卜(卖卜;卖卦);货畚(售畚箕);货与(卖给;效力);货产(典卖财产)
贿赂
曹伯之竖侯鑐货筮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又如:货贿(以财物贿赂官吏);货求(谓受贿);货赂(贿赂);货遗(贿赂)
购买。如:货取(买进);货买(购买,采购);货籴(买进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