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名>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晓,明也。--《说文》
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淮南子·俶真》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白居易《卖炭翁》
晓看红湿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晓当尽戮之。--《资治通鉴·唐纪》
梳晓鬟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又如:破晓(刚亮);拂晓(天快亮);晓雾;晓舌(鸟拂晓叫);晓暝(天将亮的时候);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日夜);晓天,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晓月,晓魄(拂晓残月)
清晨
晓光浮野,朝烟承日回。--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
又如:晓日(朝阳);晓夕;晓光(清晨的日光);晓妆(晨妆);晓昏(朝夕);晓霜(早上的霜露)
晓<动>
明白,了解;
晓,慧也;快也;智也。--《广雅》
晓然以至道。--《荀子·臣道》。注:“明喻之貌。”
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汉书·司马迁传》
上晓音律。--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使使晓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展玩不可晓。--《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晓白(通畅明白);晓旨(明白用意);晓析(了解);晓知,晓明(通达,明白)
告知,使明白;.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汉书·司马迁传》
又如:晓喻(通告;告诉);晓世(使世人知道);晓告(告知);晓字(告示)
净<名>
(形声。从水,争声。本义:春秋时鲁国北城门“争门”的护城河)
同本义
净,鲁北城门池也。--《说文》。按,北城之门曰净门,当因池水名净而命也。公羊传所谓鹿门、争门、吏门,盖以争为之。
京剧中的一类角色。如:生旦净末;净角(净脚。戏剧角色之一,一般扮演性格刚烈粗鲁或奸险的人物,俗称“花脸”)
净<形>
假借为“瀞”。清洁,洁净。亦用于形容抽象事物。亦指明净
风烟俱净。--吴均《与朱元思书》
亭亭净植。--宋·周敦颐《爱莲说》
又如:窗明几净;白净(白而洁净);净本(唐人称誊写清楚的文书);净袜(白色布袜);净色(明净的月色);净衣(洁净的衣服)
空无所有,无余x
北累既除,表里俱净。--萧子良《开物归信门》
又如:净办(净辨。消静,干净利索);净光(一点不剩);净尽(一点不剩)
纯,纯粹;。如:净利;净壹(指德性纯一)
同“静”。宁静;不烦扰。如:净办(清净,安闲);净了(僻静,隔绝尘世);净荡荡(寂静空旷的样子);净神(静神,使心神安静)
佛教语。清静。如:净食(佛教用语。依佛戒,禁止比丘啖食生物。草、菜、瓜果等,必以火烧煮,或以刀、以爪甲除去皮核后食用,故称净食);净瓶(指佛教徒用来储水饮用或洗手的澡瓶)
指颜色∶不混有其他颜色的;纯净的。如:净红和净蓝
冷
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唐·李贺《走马引》
净<动>
洗净;清除;。如:净面(洗脸);净面水(洗脸水);净耳(挖取耳垢);净发(剃掉头发);净扫(打扫干净;扫除净尽)
佛家用语∶指破除情欲、无所沾染。如:六根已净
…为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后汉书》
为男子去掉睾丸。如:净身
净<副>
只有,仅。如:这几天净下雨;桌上净是书;净情(净拿;净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