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动>
供奉;
不共神祗。--《国语》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
恭敬。通“恭”;
共武之服。--《诗·小雅·六月》
虔共尔位。--《诗·大雅·韩奕》
公卑杞,杞不共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共承嘉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集解:“敬也。”
又如:共命(敬从命令);共勤(恭谨勤劳);共承(恭敬地承奉);共奉(敬奉,供奉)
供给;供应。通“供”
共其羊牲。--《周礼·羊人》
事之共给。--《国语·周语》
不能共亿。--《左传·隐公十一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
三辅长无共张繇役之劳。--《汉书·成帝纪》
又如:共给(供给);共张(供应、置备);共待(备用);共具(用以摆设酒食的器具)
供职;奉职
卿等不必言,其各共乃事。--《续资治通鉴》
姓。如:共华(春秋时人)
共<名>
古国名G。有两个。一个在今甘肃省泾川北,另一个在今河南省辉县
<动、形>
(会意。从廿。本义:同)
共享,共用或共有;
共,同也。--《说文》
惟喜康共。--《书·盘庚》
共帅时。--《礼记·内则》。注:“犹皆也。”
共其德也。--《庄子·庚桑楚》。崔注:“壹也。”
臣有所与与。--《列子·说符》。注:“同也。”
仁义者,与天下共其所有而同其利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又如:共名(共有的名称);共少(共享少许东西,谓上下同甘苦);共主(共同崇奉的宗主);共害(共同承受祸患)
通“拱”
执持;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诗·大雅·抑》
抱拳,拱手
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论语·乡党》
又如:退共(退后并抱拳的礼节);共手(拱手)
环绕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春秋繁露·观德》
通“供”
奉献;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诗·小雅·小明》
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左传·僖公四年》
又如:共贡(奉献贡物)
供给;
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墨子·非攻下》
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汉书·循吏传》
又如:共羊(供给羊只);共费(供给经费)
通“恭”。恭敬。有礼貌;
公卑杞,杞不共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共己(自敬)
<形>相同,一样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
共<副>
一同,一起
苏黄共阅一卷。--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共车(同乘一车);共权(共同掌权);共饷(共同享受);共奖(共同奖掖扶助)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总共;共计;
对联、题名并篆刻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明·魏学洢《核舟记》
前后共吃了十五碗。--《水浒传》
又如:合共;拢共;统共;一共
共<名>
共产党的简称。如:国共和谈;中共
通“宫”。宫刑。古代破坏生殖机能的酷刑。又称腐刑,为五刑之一
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菲,对屦;杀,赭衣而不纯。--《荀子·正论》
共<介>
表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同”
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与知闻,共汝筹画也。--清·袁枚《祭妹文》
共<连>
和,与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朝天子·咏喇叭》
其〈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其〈代〉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变成“其”。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又如:独善其身
她。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他们;她们;它们。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其妻
她的。如:其夫
它的。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又如:正当其时
这样,如此。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姓
其〈副〉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其〈连〉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韩愈《杂说》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其〈助〉
用作语助。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次
x∶在时间、地点或次序方面邻接或紧接发生的
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虑人选问题
∶然后就;随之立即就;接着又
先参观生产车间,其次参观幼儿园
;∶第二地
内容是主要的,形式还在其次
次第在后的,较前差一等的
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其次伐兵。
其次利道之。--《史记·货殖列传》
其次教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