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名〉
(形声。从攴,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故,使为之也。--《说文》
又明于忧患与故。--《易·系辞传》
则是无故。--《礼记·礼运》
夫有其故。--《国语·楚语》
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史记·李将军列传》
又如:借故(托故。借口某种原因);无故(没有缘故)
事;事情
昭伯问家故,尽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教、孝景固袭掌故,未遑讲试。--《史记·龟策传》
又如:细故(细小而值不得计较的事情);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意外或不幸的事变
国有故。--《周礼·天官·宫正》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故端(事故;事端);变故(灾难;意外发生的事情);事故(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旧识;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一见如故;故贵(旧交与贵人);故义(故交旧友);旧故(旧交);亲故(亲戚故旧)
特指旧法、旧典、成例
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
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俟材置左右。--《汉书·楚元王传》
又如:蹈常袭故;故典(典故);故语(典故成语);故祀(按惯例举行的祭祀);故套(陈规俗套)
先,祖先。如:故训(先代留下的法则。古训);故业(指祖上传下的基业);故家(世代仕宦之家;世家大族);故墓(祖先的墓地)
旧的事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又如:吐故纳新
通“诂”。以今言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x
训故举大谊而已。--《汉书·儒林传》
并作周官解故。--《后汉书·贾逵传》
故<形>
原来。旧时的;;
故,旧也。--《广韵》
反故居些。--《楚辞·招魂》
乐先故些。
蔓成然故事蔡公。--《左传·昭公十三年》
所谓故国者。--《孟子·梁惠王下》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吕氏春秋·察今》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轩东故尝为厨。--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故步(旧时行步的方法);故地(旧有的属地);故夫(以前的丈夫);故方(旧药方);故吏(原有属吏);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故式(古旧的仪式)
通“古”(鍧??)。时代久远;
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管子·侈靡》
又如:先故(很久以前)
故<动>
死亡
前年赵三郎已故了,他老婆在家守寡。--《古今小说·穷马固遭际卖鎚媪》
又如:病故;亡故(死去);染病身故(死);物故(去世);大故(指父亲或母亲死亡);故鬼(旧鬼,死去已久的人的鬼魂)
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故〈副〉
故意,存心;
广故数言欲亡。--《史记·陈涉世家》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故故(故意;屡屡;常常);故违(有意违抗);故推(故意推托);故靳(故意吝惜。靳:吝惜);故纵干咎(有意纵容罪犯而触犯法令)
同“固”,原来,本来;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史记·李将军列传》
此物故非西产。--《聊斋志异·促织》
仍,还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通“胡”。何,何故
公将有行,故不送公?--《管子·侈靡》
又如:故为(何故如此)
故<连>
因此,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夫秦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史记·留侯世家》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战国策·燕策》
又如:今日下雨,故未成行;故以(因此;所以);故厎(所以致成)
故<代>
方∶这;那;。如:故歇(这时候);故号(这种);故是(那是);故末(那末;那就)
乡<名>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
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
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
习乡尚齿。--《礼记·王制》
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
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传一乡秀才。--宋·王安石《伤仲永》
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
各乡逆夷
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
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国者,乡之本也。--《管子·权修》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乡音无改。--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采吾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扣其乡。--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
地方;处所
三世居是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
某种超现实的境界。如:梦乡;醉乡
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
用作动词,读楸溄??。通。通“向”。面对着
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
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