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x()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泛指兵器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战争;战乱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
戈壁
蒙语中称沙漠,不同于一般沙漠,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甲<名>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档??))。--《易·解》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武器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披甲的人,即甲士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如:龟甲;鳞甲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如:指甲;趾甲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六十甲子的省称x。如:年过花甲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如:某甲与某乙
姓
甲<动>
居第一;冠于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把甲衣穿在身上
晞一营大噪,尽甲。--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的样子)
甲<形>
第一的,上等的。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