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名>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美;
恩,惠也。--《说文》
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
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情谊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
恩<形>
恩爱,亲爱,x;
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韩非子·六反》
又如:恩客(妓女对特别亲爱的客人的称呼);恩意(恩爱的心意);恩狎(宠爱亲热);恩慈(宠爱慈惠)
恩<动>
恩赐,加恩(,,.)
傅太后恩赵太后。--《汉书·外戚传》
彼不我恩(加恩,优待)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恩赍(恩赐的财物);恩台(老百姓对地方官的尊称);恩相(对长官的尊称);恩家(奴仆尊称主人);恩主(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
感恩;感谢;。如:恩抚(谓抚育之恩);恩环(衔环以报恩);恩女(父女);恩养钱(亦称“恩养礼钱”。出卖儿女时买方所付钱财的婉称,也指对曾收养自己儿女的人的报酬)
爱。如:恩旧(世代友好相交的亲友)
泰〈形〉
(形声)
同本义
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安定平和
泰,安也。--《字汇》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以祈国泰民安。--吴自牧《梦梁录》
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处之泰然也。--《元史·许衡传》
否泰如天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如:泰日(天下太平的时代);泰治(太平安定);泰定(安定);泰和(太平);泰平(政教清平,国泰民安。即太平);泰通(国泰政通)
奢侈x
泰,侈也。--《玉篇》
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
又如:泰侈(骄纵奢侈);泰靡(奢靡)
骄纵;傲慢
骄泰奢侈。--《国语·晋语》
以泰于国。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
大之极,极大x;
泰,大也。--《易·泰卦》释文引马注
遇泰之需。--《左传·哀公九年》。疏:“泰者,大也。”
假尔泰龟有常。--《礼记·曲礼上》。疏:“泰者,大中之大也。”
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泰河(大河);泰吕(大吕);泰武(强大的武力);泰运(大运,天运);泰风(大风,西风)
极x。如:泰西(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泰东(极东。泛指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泰玄(深奥玄妙的道理);泰古(远古,上古);泰东西(泛指欧美和东亚、南亚、东南亚各国)
泰〈名〉
山名。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古州名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县名。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古酒樽名。如:泰和汤(指酒)
六十四卦之一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泰国的简称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