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名>
(象形。金文字形,是蛤蚌壳之类软体动物的形象,“蜃”的本字。后经假借而产生了其他用法。本义;蛤蚌之类的软体动物)
同本义
辰,有身也。--《说文》
辰者,言万物之蜃也。--《史记·律书》
十二地支的第五位
在太岁纪年法中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如1976年为农历丙辰年
用以纪月,即农历三月
用以纪日
用以纪时,即午前七时至九时。如:辰巳时(上午七时至十一时);辰牌(古代的一种报时工具;又指上午七时至十一时)
日、月、星的统称。如:“三辰”
时光;日子;;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又如:诞辰;辰光(方言。时候);辰告(以时告戒)
古地名,即辰州。今属湖南省
渊<名>
(会意。《说文》古文字形,外边大框象水潭,里面是打漩的水。本义:打漩涡的水)
同本义
渊,回水也。--《说文》
水出地而不流,命曰渊水。,--《管子·度地》
鲵桓之审为渊,止水之审为渊,流水之审为渊。--《庄子·应帝王》
或跃在渊。--《易·乾》
又如:渊环(回旋环绕);渊洑(水流汹涌起伏的样子)
深潭
如临深渊。--《论语》。孔注:“潭也。”
鱼潜在渊。--《诗·小雅·鹤鸣》
不测不渊。--汉·贾谊《过秦论》
潜龙腾渊。--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渊沦(潭中微波);渊涂(泥潭);渊潭(深潭);渊跃(龙在渊中跃动欲飞)
人或物聚集的处所
略茺裔之地,不如保殖五谷之渊。--《后汉书》
又如:渊府(指财物或文书等集聚的地方)
渊<形>
深;深远;渊博;
渊,深也。--《小尔雅》
其心塞渊。--《诗·邶风·燕燕》
渊渊其渊。--《礼记·中庸》
又如:渊微(渊博细致、见微知著);渊才(渊博的才能);渊匠(学识,渊博的人);渊衷(内心);渊心(渊深的内心);渊玄(深邃;深奥);渊奥(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