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以脚步测量远近。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按照,跟着;跟随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毛泽东《浣溪沙》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踏。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推算;测算;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步<名>
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步兵(诸兵种之一)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时运,命运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埠,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姓
步<量>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卓<形>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卓,高也。--《说文》
十日卜为卓。--《续汉书·五行志》
如有所立,卓尔。--《论语》
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论衡》
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
不胶者卓矣。--汉·扬雄《法言》
又如:卓荦不羁(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卓尔独行(超越众人);卓夺(作出高明的决断);卓殊(卓越,特异);卓逸(卓越超绝)
高远;遥远-
卓行殊远而粮不绝。--《汉书·霍去病传》
卓如日月。--《后汉书·祭遵传》
必有卓诡切至。--《汉书·刘辅传》
使卓然可观。--《汉书·成帝纪》
又如:卓远(遥远);卓望(远望);卓卓(高远的样子);卓行(远行);卓阔(高远广大)
正中。如:卓午
独特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庄子》
直立
王英两脚蹬空,头盔倒卓,撞下马来。--《水浒传》
又如:卓坚(直立);卓笔(直立的笔);卓锥(立锥)
卓<名>
白额的马-
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中庭西上奠币,再拜稽首。--《仪礼》
姓
卓文君。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
卓<动>
建立;竖立
僧于言下大悟。遂云,某甲自今已后,向无人烟处卓个草庵。--《古尊宿语录》
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卓肩(耸着肩膀);头盔倒卓;卓地(直立于地)
停;停留
花花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卓香车。--唐·温庭筠《思帝乡》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五代·薛昭蕴《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