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动>
(会意。从雨而声。“需”指遇雨,停在那里等待。本义:等待)
同本义
需,须也。--《易·需》。传:“需者,待也。”
聂许闻之需役。--《庄子·大宗师》
九江需次今几年,去去渌水依红莲。--宋·楼钥《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
略举数端,以需善择。--清·包世臣《文谱》
又如:需次(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需铨(等待铨选录用)
需要;;
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红楼梦》
又如:按需分配;必需;需用(需要的用度)
索取
只为前日毛延寿,指写丹青,遍需金帛。--明·陈玉阳《昭君出塞》
需,索也。--《古今韵会举要》
又如:需勒(勒索)
迟疑;观望
率故多尤,需为事贼。--《文心雕龙》
又如:需缓(迟缓);需滞(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
应该;必然;;
儒者本无所谓教,达而在上,穷而在下,需不能出此范围。--清·王韬《原道》
又如:需要
需<名>
需用的东西
与民均纳供需。--《元史·成宗纪二》
又如:军需
岭<名>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同本义;
岭,山道也。--《说文新附》
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南朝宋·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
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亦泛指山峰;
予登岭上。--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岭外望之。--宋·沈括《溪笔谈》
又如:翻山越岭;岭隘(山岭上险要的隘口);岭北(山峰北面;五岭之北)
相连的山,山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又如:岭阴(岭北。山的北面);岭坫(山岭屏障、边缘)
高大的山脉;山脉的干系。如:秦岭;大兴安岭;葱岭;岭梅(大庾岭上的梅花)
五岭的简称。大庾、始安、临货、桂阳、揭阳为五岭。也专指大庾岭(别名“梅岭”)。如:岭外(岭表,岭南。岭徼。五岭以南的地区);岭峤(泛指五岭地区);岭海(指广东和广西。因两广在五岭之南,临近南海,故称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