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形>
(形声。从囗,“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汉·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久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安定,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固执,专一-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鄙陋;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坚定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固<动>
安定。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巩固;使坚固;加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安守;坚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禁锢;闭塞;。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固<副>
执意;坚决地;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原来;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韩愈《师说》
当然;仍然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宋·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苏轼《石钟山记》
确实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已经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通“胡”。何,何故
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安〈形〉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安逸,安乐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子食无求饱,居主安。--《论语·学而》。
又如:安佚(安闲舒适);安堵(安居,不受骚扰);安坦(安心舒坦)
安详,从容不迫。如:安童(僮仆,小厮);安娴(安详文雅);安谛(安详审慎);安矜(安祥稳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稳重)
安宁
毅良久稍安。--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安生(安宁);安豫(安宁快乐);安淳(安宁淳朴);安休
缓慢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安步(缓步徐行);安行
安〈动〉
使安定
与魏质以安其心。--《韩非子·存韩》
可以为富安天下。--汉·贾谊《论积贮疏》
安身立命。--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国(安邦定国;安定的邦国);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国家);安内(安定内部)
安抚,安顿抚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安存(安抚存恤);安恤(安抚体恤);定人(安抚人民);安辑(安抚)
安排;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安心。习惯、满足于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清·黄宗羲《原君》
郊境之内,民不安业。--《三国志·司马郎传》。
又如:安于现状;安业(安于本业);安命(顺从命运安排)
安装;x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书》。
又如:安电灯;安刀把儿
存着…心,怀有某种不好意图。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安〈副〉
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尔安敢轻吾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
安〈名〉
“安培”的简称
用于外国语的音译。如:安琪儿;安拉;安第斯山
姓
安〈代〉
谁;何;什么;;
安忠?忠王。安信?信赏。安敢?敢去不善。--《孙膑兵法·纂卒》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吾谷为难,安始而可?--《国语·晋语》
哪里,何处
沛公安在?--《汉书·高帝纪》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史记·魏公子列传》
南方周易程序
..
咨询电话:020-34771385